從世界地圖中看中國漫長的海岸線,香港隻是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小圓點”。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總麵積隻有1076平方公裏的“小圓點”,卻是目前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際性經濟大都會,具有特殊的國際地位。
第一,香港是一個對世界全麵開放的自由港,為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提供了交流的舞台。
香港自由港具有以下特點:
(1)自由港範圍較大,開放度較高。世界上一般自由港隻是某市、某地的一小部分,如漢堡自由港、鹿特丹自由港等。而香港則是一個全麵開放的自由港城。香港自由港的範圍包括了港島、九龍、新界全境的整個香港地區。在這裏,一般商品不僅可以免稅自由進出,而且可以加工、製造。市民可以在自由港內居住。本地居民和外來旅客可以自由買賣港內的外來商品。在香港,資本進出完全自由,外國資本可以在各行各業自由投資。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2)多國多方均獲利益。香港的自由港為多國多方的經濟活動提供了很有利的環境,使香港成為全世界最好的做生意、賺大錢的地方之一。許多行業的盈利率都很高。英國在香港的商業機構和投資十分廣泛,超過400家的英國公司以全英資附屬公司或聯合企業方式成立。1989年,英國政府提交國會的“香港事務年報白皮書”中承認:“在香港由英國管理及控製的公司的股票市值估計為200億英鎊。可以合理地假定:絕大多數的有關公司都為聯合王國賺取可觀的收益。”來自歐美、日本、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亦從香港取得重要利益。中國實行開放政策以來,內地資本在香港的投資也顯著增加。除中國銀行、華潤、招商局、中旅等集團以外,各省、市也紛紛到港投資。中國每年大約有1/3的外彙是通過香港取得的。
(3)功能多、能量大。香港自由港經過戰後幾十年的演變,已由單一的轉口貿易港,發展成為經濟結構多元化的自由港。今天的香港已是金融、貿易、工業、航運、旅遊、信息等多項國際中心。而市內的商業、房地產、建築和飲食服務等行業也都很發達。
香港自由港不僅功能多,而且結構完善、能量大。香港的各種國際中心的功能有機結合,還彙合成一種總體功能,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使香港自由港能夠有效地從世界市場調集自己需要的各種經濟資源(包括資本、科技、物資、管理人才等),形成一種巨大的生產力。這種巨大的能量,造成了香港近幾十年無數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形成現代化國際大都會欣欣向榮的局麵。
第二,香港是聞名遐邇的國際航運中心。在國際分工和世界經濟、技術交流方麵扮演重要角色。
在航運方麵,香港是一個重要的國際商港,它與美國的舊金山、巴西的裏約熱內盧齊名,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港口設施日臻完善,已成為擁有世界最大集裝箱港、世界最大獨立商船隊總部和遠東國際航運中心等多頂桂冠的國際航運樞紐。目前,它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60多個港口有航運往來,形成了一個以香港為樞紐,航線通達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運輸網絡。從香港到世界各地,有19條主要航線,每一條航線都有多家船舶公司派出定期班輪航行。北美、西歐是這些航線的主要目的地,而香港與亞太地區之間的航線近年來也日益頻密。此外,還有許多國際航線選擇香港為船舶中途掛靠港。世界各大船舶公司均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香港已成為國際航運財團在亞太地區的行政和船舶管理中心。隨著國際海上運輸日趨集裝箱化,香港的集裝箱吞吐量迅速增加,1987年,香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45萬多箱,從而取代荷蘭鹿特丹港成為世界最大集裝箱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