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德國社會民主黨與十一月革命(2 / 3)

至此,社會民主黨控製住了兩個權力機構,這為它推行鎮壓革命的路線提供了決定性條件。11月10日,威爾斯被任命為柏林衛戍司令,從而加強了社會民主黨對革命中心柏林的控製。

11月9日柏林起義後,國內各種矛盾劇烈激化,各地形勢動蕩不已,群眾起義方興未艾,許多革命工人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斯巴達克派和獨立社會民主黨左派堅信革命剛剛開始,革命任務遠未完成,因而繼續積極宣傳和鼓動革命。斯巴達克派報紙《紅旗報》11月10日寫道:“這次革命不僅必須掃清封建主義的一切渣滓和廢墟,不僅必須擊破容克階級的一切城堡,口號不僅是要建立共和國,而且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我們至今還是處在艱難道路的開端。現在還不是急於為獲得的勝利而歡樂的時候。”獨立社會民主黨左派報紙《萊比錫人民報》於11月13日以“世界革命”為題發表社論,要求德國工人階級把革命的烈火引向法國和英國。而社會民主黨則認為革命已經結束,以後的任務就是保持安定秩序,鞏固民主共和國。艾伯特上台後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撫群眾,中止急風暴雨般的革命行動。他宣布:“新政府將是人民政府”。它將努力使德國人民盡快得到和平與自由。他強調:“政治變革決不應該幹擾居民供給”。他要求人們“離開大街”,“保持安定和秩序”。此後,“安定和秩序”成為社會民主黨右派領導欺騙群眾的口頭禪和扼殺革命的借口。基於上述情況,社會民主黨領導感到危險來自左邊。黨的執委會成員海·米勒曾說,11月9日後,我再也不怕反革命了。社會民主黨領導采取了兩手方式來達到壓製革命的目的。一方麵宣布一係列的改革措施,滿足人民群眾的某些要求;另一方麵與反動軍事勢力勾結,準備依靠暴力鎮壓革命。

11月12日,人民委員會的《告德國人民書》宣布了施政綱領。其中說:“由革命產生的政府的政治領導人是清一色的社會主義者,他們以實現社會主義綱領為己任。”綱領宣布:解除戒嚴狀態;取消對集會、結社的限製;廢除檢查製度;人民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大赦政治犯;恢複勞動保護法令;實行8小時工作製;實行所有年滿20歲的男女公民參加的平等、秘密、普遍和直接的選舉製度和比例代表製I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準備召開國民議會。

社會民主黨把“安定和秩序”視為萬事之首,而自己又難以對付“極左派的威脅”,隻得求助於反動的舊軍隊勢力。軍國主義者與社會民主黨並不完全誌同道合。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曾說,即使看到絞死謝德曼和艾伯特,也不會感到良心不安。盡管如此,由於軍國主義者聲名狼藉,不可能穩定局勢,因而兩支反對革命的力量勾結了起來。11月10日,陸軍司令興登堡在給各集團軍的命令中說,最高統帥部將與社會民主黨合作,阻止布爾什維克的恐怖主義在德國蔓延。11月10日晚,艾伯特與總參謀長格納達成協議,調集10個師開進柏林,以便清除工人士兵蘇維埃。格勒納後來證實:“11月10日晚我們結成聯盟的目的是,全力以赴地與革命進行鬥爭,恢複有秩序的政府權力,利用軍隊力量支持這種政府權力,並盡快召開國民議會。”為了湊集更多的軍隊反對革命,人民委員會於11月12日電告最高統帥部,確認了舊軍官在軍隊的指揮權,規定士兵蘇維埃隻在給養和休假問題上有谘詢權。隨後,政府下令所有工人必須交出武器,違者處以監禁。在社會民主黨右派領導的縱容和支持下,反動軍隊幾次企圖把革命置於血泊之中。12月初,反動軍隊陰謀在柏林挑起武裝衝突,然後借機鎮壓革命的工人、士兵,逮捕柏林蘇維埃執委會成員。12月6日下午,反動軍隊占領了普魯士議會廳,以政府名義宣布逮捕了正在此開會的蘇維埃執委會成員。直到哈阿茲和巴爾特證明說,政府並沒有頒布這種命令時,士兵們才開始散去。

12月20日,格勒納氣勢洶洶地前往政府,要求艾伯特對旨在剝奪軍隊權力的“漢堡七條”表態,否則軍隊將不支持政府。艾伯特不得不表示,“漢堡七條”不適用於尚未複員的軍隊。與此同時,艾伯特政府把矛頭指向支持革命的人民海軍師。這支部隊由基爾水兵組成,政府原希望他們站在自己一邊,但他們卻深受革命影響,因此政府扣發了他們的軍餉。12月23日,人民海軍師與政府軍隊發生武裝衝突。水兵們衝進衛戍司令部,扣押了衛戍司令威爾斯。艾伯特要求軍隊前來解救威爾斯,並把人民海軍師趕走。24日,政府軍趕到,向海軍師炮擊。然而,在柏林廣大工人的支持下,政府軍被迫停戰,與海軍師舉行談判。舊軍隊企圖一舉鎮壓革命的打算沒有得逞。

“蘇維埃還是國民議會”這個問題一直是革命勢力與反革命勢力鬥爭的焦點。列寧論述11月革命時寫道:“或者是‘蘇維埃政權’,或者是打著各種招牌(象“國民”會議或“立憲”會議之類)的資產階級議會。世界曆史就是這樣提出問題的。”在革命初期,許多地方的蘇維埃已經掌握了實權,取締了反動官僚和舊國家機關,解除了反動軍隊和警察的武裝,占領了企業,有的蘇維埃還開始指揮、組織生產。根據俄國革命的經驗,這種蘇維埃組織形式可逐漸發展為政權形式。而不顧客觀的階級力量對比,強調盡早召開國民議會,隻能使剛剛垮台的舊勢力得以喘息,從而重新聚集力量向革命反撲。因此,蘇維埃還是國民議會問題關係到革命的成敗。合法主義思想根深蒂固的社會民主黨人認為,蘇維埃製度不合法,隻有通過全體公民選舉的國民議會的授權,政府機構才名正言順。在謝德曼、艾伯特和諾斯克看來,蘇維埃是他們並不情願發生的革命的產物。他們利用一切手段反對蘇維埃,無論它是執行革命政策的還是執行保守政策的,是屬於左翼力量的還是社會民主黨自己的。人民委員會剛一成立,施政綱領就強調要召開國民議會。11月14日,艾伯特向資產階級報刊保證盡快召開國民議會。25日,各邦政府代表會議作出了盡快召開國民議會的決議。

社會民主黨的海·米勒、莫爾肯布爾和科恩及許多中下層幹部並不反對在國民議會召開前實行蘇維埃製度,而且讚成在國民議會後,蘇維埃仍作為實行社會民主黨政策的工具。他們反對提前取締蘇維埃或嚴格限製它們的活動。

獨立社會民主黨右翼在蘇維埃問題上與社會民主黨後一派的觀點相差無幾。他們也讚成盡快召開國民議會,而不同意蘇維埃掌握權力。獨立社會民主黨左翼和斯巴達克派則堅決主張一切權力歸蘇維埃,但他們始終是少數派。

11月29日,在臨時內閣會議上,6名成員就國民議會問題展開爭論。蘭茲堡警告獨立社會民主黨閣員:如果明天以前不確定國民議會選舉日期,社會民主黨將退出政府。最後臨時政府以5票同意,1票棄權決定於次年2月16日舉行國民議會選舉,並擬此決定提交給即將召開的全德工兵蘇維埃代表大會批準。11月30日,政府頒布了關於選舉國民議會的決定,即帝國選舉法。由於選舉國民議會的決定要經過工兵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的批準方具備法律效力,因此社會民主黨從兩方麵加緊淮備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召開。一方麵,社會民主黨動用軍隊強製取締許多地方的工兵蘇維埃,鼓動軍隊要求盡快舉行國民議會。另一方麵,社會民主黨積極活動,在選舉大會代表的過程占據了優勢。在出席全德工兵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的489名代表中,有290名社會民主黨黨員,90名獨立社會民主黨黨員。這樣,會議尚未開始,結果就可以預料到。《前進報》確信,社會民主黨和獨立社會民主黨右派肯定要在大會占上風。

大會於12月16日至20日在柏林召開。艾伯特在大會上說:

“取得了勝利的無產階級不建立任何階級統治。它戰勝了舊的階級統治,將建立全民的平等……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民主和國民議會,最後消滅專製統治,永遠保證政府屬於人民。”另一位社會民主黨代表科恩說,德國必須盡快結朿無政府狀態,恢複生產力,保證供給。這就需要有一個權威,而這個權威隻能是全體德國人民選出的國民議會。他認為,如果德國實行蘇維埃製度,協約國就要幹涉,社會主義就不可能實現。但科恩也認為,“不應該把工人蘇維埃從公共生活中完全排除出去。”獨立社會民主黨左派理·米勒在發言中批駁了資產階級報刊對蘇維埃製度的攻擊,他強調:“人們千萬不能忘記,如果工人和士兵蘇維埃倒台,革命將蕩然無存。那些反對工兵蘇維埃的人們有意或無意地希望恢複以前的狀況。”正當米勒發言之際,會場外25萬示威群眾選派的代表進入會場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其中包括:“全部權力歸工兵蘇維埃”,“廢除艾伯特的人民委員會”。但社會民主黨代表和獨立社會民主黨右派根本不理睬這些要求及少數左派代表的主張。大會以344票對98票否決了把蘇維埃製度作為憲法基礎的提案。大會通過的呂德曼等人的提案要求,在召開國民議會前,把立法和行政權都交給人民委員會,並決定於次年1月19日舉行國民議會選舉。獨立社會民主黨左派道伊米希對大會的決定深感氣憤和憂慮。他警告說:“任何頭腦清醒的人都必然感到,興高彩烈地讚成國民議會無異於宣判蘇維埃製度的死刑。”

在討論軍事問題時,大會代表們要求解除興登堡的職務,解散軍官學校,並通過了關於軍事問題的七點要求(即漢堡七點要求),其中包括取消最高統帥部的指揮權,由人民委員會統帥軍隊,取消軍階製,士兵選舉長官,建立人民軍以取代常備軍等。但由於大會已決定把行政權交給人民委員會,因而使艾伯特等人得以違背這個決議,與反動軍隊妥協。

大會選出了中央委員會,獨立社會民主黨拒絕參加,因而社會民主黨單獨組成了中央委員會。這次大會是德國蘇維埃運動的一次重大挫折。然而,許多地方的蘇維埃組織並不準備接受大會的決議,而且繼續為蘇維埃的權力而鬥爭。12月23日,萊比錫工兵蘇維埃宣布,盡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呂德曼提案,但它仍將繼續執掌政權。獨立社會民主黨左派的許多報刊紛紛抗議召開國民議會,如科隆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基爾的《共和國》等報刊。

社會民主黨與獨立社會民主黨領導在如何對待舊軍隊的問題上也有較大分歧。鎮壓人民海軍師的事件激化了這一分歧。12月28日,臨時政府就這一事件激烈爭論。社會民主黨堅持認為政府麵臨著左翼的暴力威脅。獨立社會民主黨領袖則堅決反對借助舊軍隊鎮壓斯巴達克派及其它左翼力量。哈阿茲說:“現存政府軟弱無能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屈服於興登堡和格勒納。”迪特曼認為,對革命成果的最大威脅是軍國主義勢力。獨立社會民主黨中派主義領袖並不讚成左派的革命主張,他們打算通過解決某些重大問題,使斯巴達克派自己消失。獨立社會民主黨領袖要求解散舊軍隊,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武裝。內閣爭論一直持續到29日淩晨,由於社會民主黨內閣成員和蘇維埃中央委員會拒絕獨立社會民主黨的主張,哈阿茲、迪特曼、巴爾特宣布退出臨時政府,結朿了兩黨為時七個星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