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的理念(3 / 3)

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當然要堅定不移地樹立為農村發展服務的思想,以農民現代化為本,為農村發展培育人才,幫助農民致富,是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為農服務的具體體現。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在指導思想、辦學形式、教學內容與方法上,都要適合農業的特點和農民的需要;所培養人才的數量、質量、結構類型、規格等要符合農村產業結構和發展的要求;要逐步打破教育部門獨家辦職教的局麵,實行政府統籌,調動社會各個方麵的積極性,合理科學地利用教育資源,共同辦好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讓農民職業技術教育走向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在市場競爭中形成調節、選擇、適應和健全自身發展的良性機製。在競爭中職業技術教育要達到兩個效益:一是人才培養效益,即在有限的時間內,用最優化的方式培養出能夠得到社會承認、在市場中具有就業競爭力的勞動者;二是辦學單位的經濟效益,即利用辦學主體的智力、技術和試驗場地等優勢,重視發揮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多功能的作用,在培養人才的同時,通過科研示範、谘詢、提供技術服務創造出較高的經濟效益。

(四)樹立構建學習化農村社區的理念

與終身教育理念緊密聯係的,是學習化社會的理念。知識經濟社會屬於社會範疇,而學習化社會則屬於教育範疇。學習化社會的概念來源於美國著名學者、芝加哥大學校長哈欽斯(R。M。Hutchins)。他在1968年發表了《學習社會》一書,在對以往的教育進行批判性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未來社會應當努力實現學習社會,在學習社會中,任何時候不隻是提供定時製的成人教育,而且以學習、成就、人格形成為目的來成功實現著價值的轉換,從而實現一切製度所追求的目標。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設的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發表了《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報告,把學習化社會作為主要而明確的概念提出,得到了各成員國的讚同,學習化社會也發展成為國際性的教育思潮。

台灣學者胡夢鯨在綜合考察了國外對學習化社會的研究後提出:“學習化社會是指一個人人均能終身學習的理想社會。在此社會中,學習的基本權利能夠獲得基本保障,教育機會能夠公平的提供,學習障礙能夠合理的去除,終身教育體係能夠適當的建立。學習化社會發展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實現每一個人的自我天賦潛能,使其做一個自己想要做的人。”

我國學者認為學習化社會有下列7個特征:①學習將成為一種人的自身發展的需求;②學習將成為社會一切成員整個生命期的活動;③學習和教育將成為一個結構和功能完整的社會體係;④學習和教育要成為一個社會的責任;⑤學習和教育與社會形成互動,密切交織;⑥社會以及社會中的組織和機構也要行使學習和教育職能;⑦社區教育是邁向學習化社會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學習化社會的形成要以學習化社區的形成為基礎。在我國,由於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以及在同一地區內部,城市與農村的發展水平不平衡,統一誰進學習化社會的形成不具有現實性。但是在經濟發展比較好的農村地區,可以在構建學習化農村社區的理念指導下發展農民職業技術教育事業,以農民職業技術教育促進學習化社區的形成,進而向周邊社區輻射,推進學習化社會的形成。

在學習化社區理念的指導下,農民職業技術教育要充分挖掘社區內的教育資源,為社區成員服務。在社區內,教育對象不僅僅限於適齡的青少年,它包括所有有著教育需求的成年男女和老年人。教育資源包括有形教育資源和無形教育資源兩種:有形教育資源包括社區內的信息、人力、物力、財力、組織等等;無形資源包括社區規範、社區意識、社區傳統等等。通過對社區資源的挖掘和利用,逐步形成社區內的終身教育網絡,對社區成員提供持續的教育服務。社區的終身教育網絡主要由三種類型的合作來連接,包括社區與社區之間的合作網絡、社區與社區內組織的合作網絡以及社區內組織與組織的合作網絡。此外,電視、廣播和因特網等網絡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它們是社區與外界發生信息交換的便捷途徑。

社區教育網絡的形成隻是為學習化社區的形成提供了客觀條件,它也要求主觀條件的具備,就是社區成員要有持續的學習需求和動力。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社區成員要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並獲得發展,就必須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同時也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了解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如果說改革開放前農民對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的廣泛參與主要是受政治驅動的話,那麼21世紀農民職業技術教育中學習化農村社區的形成,主要是出於經濟利益驅動和完善自己、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在學習成為社區成員的內在需求後,一個個的學習型組織就會建立起來,它們最終構成了學習化社區的基礎。學習型組織是包括社區內的各種學習型家庭、學習型企業、學習型機構等學習型單位的總稱,如近些年湧現出的農民技術協會、鄉鎮農校、村農民教育中心等,有農民自發形成的,也有政府組織號召成立的。它們的共同特點在於,學習是組織內每個成員的需要和實際行動,並且這種需要和行動是持續終身的,組織中的團體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目前我國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優秀典型的一個普遍特征。

學習化農村社區的理念為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的教育資源、教育形式、教育內容等各個方麵都提供了嶄新的視角。農民職業技術教育通過推動一個個學習化農村社區的建立,有利於其功能的充分發揮,更好的實現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