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發展農民教育,全麵提高農民整體綜合素質
1.確立新的農民教育思想和理念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新型農民培養的需要,我們必須圍繞農民教育的目標調整,提高農民整體綜合素質,使農民教育麵向農村現代化的發展需要,重新確立新的農民教育思想和理念。
(1)以人為本的理念。農民教育應當充分看到農民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緊密圍繞農民的需要來進行教育,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因而才能為農民進行知識技術的掌握、創新提供寬廣的平台,真正實現農民教育的目標。
(2)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新時期我國的農民教育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是知識經濟社會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3)樹立社會、經濟、教育一體化的理念。要使農民教育獲得健康的發展,首先要確立社會、經濟、教育一體化的改革思想,在教育與農村社會的發展聯係中尋找運行機製,圍繞著這種機製的構建來考慮農民教育的各項工作。特別要突出農民教育服務農村的功能,以農民現代化為本,為農村發展培育人才,幫助農民致富,這是農民教育為農服務的具體體現。
(4)樹立構建學習化農村社區的理念。在學習化社區理念的指導下,農民教育要充分挖掘社區內的教育資源,為社區成員服務。農民教育通過推動一個個學習化農村社區的建立,有利於其功能的充分發揮,更好地實現其目標。
(5)樹立創業教育的理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教育必須樹立創業教育的理念。農民是新農村建設活動中的主體,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除了充分發揮教育的其他各項職能,全麵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強調在農業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和技術外,極需要培養農民的創業自覺和創新能力,無數農民企業家的誕生以及眾多的農業生產技術的應用無不與農民的創業活動有關,因此,在農民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注意始終貫徹創業教育的理念有其重要的意義。
2.構建“三教結合”的新型農民教育體係
要實現我國農民教育的新目標,就需要按照新的理念,結合中國農村和農民教育的現狀,構建農民教育的新體係。合理的農民教育體係,應該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對不同層次、規格和類型的人才數量和質量需求的反映。農民教育體係的構建首先要考慮農村社會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考慮農業科技大發展與應用趨勢,同時要考慮農民對教育的需要趨勢。
根據我國農民素質的現狀,結合我國未來農業的農村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未來的幾十年裏,我們認為在大力發展短期培訓的基礎上,重點發展中等教育,逐步向農民開放高等農業教育,這是農民教育發展的方向。要在農民教育框架內實現農科教結合,發揮農民教育的最大效益,必須建設好培訓、示範、服務三大體係,確保農民教育新格局的有效性。在農民教育體係中培訓是基礎,示範是保證,服務是關鍵,它們之間的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是農民教育體係有效性的保證。
(二)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
1.政府要高度重視,端正認識,增強搞好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自覺性、責任感
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和緊迫性。特別是農村基層組織和鄉鎮領導幹部要積極行動起來,充分認識到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村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精神為指針,切實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鄉鎮領導幹部一定要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把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納入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放在突出位置,擺上重要日程,進一步增強自覺性,強化使命感,一手抓道德建設,一手抓經濟舉展。
2.大力加強村民道德教育,樹立良好道德觀念
(1)要在農村營造思想道德建設的濃厚氛圍,幫助農民增強道德的辨別力和約束力。
(2)要建立農民道德自我監督約束機製,通過村民大會、文明隊或道德法庭、道德議事會等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加強對農民日常行為的自律和他律。
(3)組織好多種形式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把“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向農村延伸,促進農村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深入開展創建文明戶、文明村鎮活動,提高農村文明程度,堅持不懈地抓好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推動農村兩個文明建設,隻有實現道德教育方法和力量的係統化整合,才能真正全麵、深入地搞好農民思想道德建設。
(4)建設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思想道德建設陣地,如文明村民學校,以不斷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堅持用科學思想教育人。
(5)加強農民思想道德教育要發揮農村“五大員”作用。由有關部門牽頭組織對農村農民技術員、國土資源和規劃建設協管員、計生協管員、鄉村醫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協管員隊伍狀況進行普查建檔,通過鄉鎮黨校培訓、支部培養、黨員聯係人幫扶等方式,把不是黨員的“五大員”培養成黨員;通過農函大、農廣校等農業科技知識培訓,把“五大員”中的黨員培養成村裏致富帶頭人;讓“五大員”中的入黨積極分子、黨員致富能入列席村兩委會議、參加公益事業建設、參與管理村組事務等,把“五大員”中的黨員致富能人培養成村級後備幹部。通過“五大員”影響、帶動一方村民,對農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3.建立健全內在機製,不斷完善外部環境
建立健全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長效機製,做好這項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製是不可少的。也就是說,農民的思想道德建設要與製度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製度建設保證農民思想道德建設常抓不懈,農村精神文明才能長足發展,鄉風文明建設才能始終與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一致。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我們要及時總結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常規程序,製定較為完備的指標體係,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從而逐步實現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科學化、製度化、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