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法上,職業指導幫助人們分析各類職業或專業的區別與聯係,幫助人們懂得個人的才能、興趣和個性特征與所適應的職業類型之間的關係。特別是一些特殊職業,並不是任何人都能適應的。通過心理測驗等手段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征和心理傾向,並以此為擇業決策的參考之一,確定所適合的職業範圍,從而減少或避免了擇業的主觀性和盲目性。同時,職業指導還幫助人們掌握求職擇業的方法與技巧,如擇業決策方法、獲得職業信息的方法、自我推薦的藝術、麵試時應注意的問題、以及求職擇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方法等,以使人們順利地選擇職業和獲得職業。
(四)有利於個體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
人的正常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首先是職業活動。人生的意義、自我價值的確立和顯示都需要通過職業活動來實現。個人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素質的發展,也要憑借職業活動來完成。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乃至人的身體狀況和生命運動都與職業活動密切相關。職業活動是個體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職業活動之所以有這樣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並直接成為人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的重要決定因素,是由職業活動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說明。
第一,職業活動可促進身體的發展。人的身體從大腦到四肢,都是嚴格按照用進廢退的原則存在的。心理學實驗表明,大腦或四肢得到充分的應用,大腦細胞和肌纖維就會更發達。職業活動為大腦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刺激和合理使用身體各部位的條件,因此成為促進身體發展的重要途徑。
第二,職業活動是滿足感的重要源泉。當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某些成績或對社會、對他人做出了某些貢獻時,便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滿足感和愉悅感,經常體驗到滿足和愉快有利於身心健康。
第三,職業活動提供了自我價值的顯示機會。自我價值的顯示或自我表現是人的一種心理欲望,隻有職業活動才能為人們提供最合理、最經常、最穩定的自我表現機會。許多人就是通過在工作中爭取更多的自我表現機會而走上成功道路的。
第四,職業活動可以使人保持與社會和他人的接觸。從而可以開闊胸懷、避免孤獨和空虛,獲得更多的信息,體驗友誼和支持。這也是保持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
職業指導正是通過幫助人正確的選擇職業、獲得職業、適應職業,在職業崗位上做出貢獻,使人不斷地體驗到滿足,獲得愉快和幸福。以保持身心健康和個性的全麵發展。此外,職業指導在幫助人們克服職業選擇過程中的心理衝突,提高對挫折的耐受力等方麵也起著重要作用。在職業生活中心理衝突是經常發生的,特別是在職業選擇和職業轉換過程中,心理衝突時常使人陷入無盡的困惑之中。長期的強烈的心理衝突會極大地消耗人的心理能量,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從而影響心理健康,甚至誘發出多種心理障礙。職業指導引導人們以正確的擇業動機為基礎,麵對現實權衡利弊,不患得患失,好高騖遠。因為很少有一份工作能滿足個人的所有期望。在職業選擇的心理衝突麵前,必須以自己最為重要的期望為選擇目標,做出迅速果斷的選擇。
職業指導對社會,對教育以及對個人的作用是相互聯係的’不是孤立的;是統一的,不是矛盾的。職業指導在社會、教育與個人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發揮著總體調節功能與優化功能,是社會協調發展所不可缺少的。
§§第四章 職業指導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