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指導產生於本世紀初的美國,盡管作為一門科學和一種職業不過百年的曆史,但職業指導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和一種活動方式卻源遠流長。所不同的是,由於社會曆史條件的限製,在此之前人們沒有係統的認識和把握職業指導的一般規律。我們追溯職業指導的源流,了解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掌握國內外職業指導現狀及發展趨勢,對全麵準確地理解職業指導,開拓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指導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職業指導之所以產生在美國,是由當時美國的社會曆史條件所決定的。職業的高度分化、失業者的大量存在,是促使職業指導產生的直接社會原因,而教育理論、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發展則為職業指導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職業的高度分化
在西歐封建社會裏,封建領主占有土地,農民依附於封建主,耕種封建莊園的一份土地,向領主交納苛重的地租和承擔各種封建義務。除了耕種土地以外,自己還要製造所需要的一切,如生產工具、家庭用具、衣服等。每個莊園都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經濟單位。職業處在尚未分化階段。16世紀到1S世紀中葉,西方社會逐漸進入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時期,生產上產生分工協作是其主要特征。如16世紀初英國一個叫約翰·維傑唐伯的資本家所開辦的毛紡織工場,就把工人分成紡工、整梳工、檢毛童工、加漿工、染工、包裝工等。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對製針工場分工統計有18種工作。稍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闡述的分工更細密了,製針場的針條要經過72個專門的工人之手。勞動的分工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勞動的專門化,為新職業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新職業的大規模產生,開始於18世紀的產業革命。蒸汽機和其它各種機器的發明創造與使用,引起了職業結構的革命性變化。產業革命是從紡織業開始的,很快就推動了機械製造業、煤炭業、冶金業、交通運輸業的大發展。機器的使用,化學在工農業中的應用,鐵路的通行,汽船的行駛,電報的使用,使成百上千的職業產生了。19世紀發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特點,使世界跨入了電器時代,發電機、電動機、電燈、電話、電焊、電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內燃機的發明不僅促進了機械工業的發展,而且為汽車、拖拉機和飛機的發明創造了條件。人工染料、化肥、新的酸堿生產方法為現代化學工業打下了基礎。這樣,一係列新的職業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被創造出來。新職業的大量產生,在客觀上增加了人們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機會,是職業指導產生的客觀物質基礎。
(二)失業者的大量存在
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麵貌創造了一個和過去古老的、發展緩慢的封建社會完全不同的新的世界,同時也帶來了過去社會所沒有過的新的社會問題。由於社會發展的加速而造成的社會動蕩不安,農民、手工業者和小私有者大批破產,勞動者大量失業是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
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都達到了很高的程度。1879年,美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壟斷組織,即洛克菲勒組織的美孚石油托拉斯。當時它兼並了14家大石油公司,並控製了另外26家石油公司的多數股票,從而把美國石油生產的90%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1901年,另一個重要的壟斷組織——美國鋼鐵公司誕生。在當時,它控製了美國鐵礦生產的60%,鋼鐵生產的66%,並擁有1000公裏以上的鐵路和龐大的內河、海洋運輸船隊。從美孚石油托拉斯到美國鋼鐵公司的建立,20多年的時間裏,美國工業部門的托拉斯已發展到300多個,一共兼並了5300個企業。這樣,石油大王、鋼鐵大王、汽車大王、……了各部門和整個國民經濟的主宰,壟斷資本主義最後形成。
壟斷造成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大批工人的失業和貧困。1873年美國的經濟危機,在3年內使兩萬家企業和銀行倒閉,全國4000萬人口,失業工人達300萬,加上家屬,共有1000萬人掙紮在饑餓線上。資本家拚命壓榨工人的勞動,科學的剝削方法日益盛行,工人隻有拚命幹活才能得到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資。如著名的“泰羅製”的產生,使大量工人被削減。隨著壟斷統治的加強,工人失業在增加,據統計,在1897年後的10年中,美國工人失業率平均每年都在10%以上,另外還有一半工人謀不到全日製工作,處在半失業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工人的處境是可想而知的。據當時美國工業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說,工人中有1/3到2/3的家庭處於一般生活水準以下,其中有1/3的家庭處於赤貧狀態。在各大工業中心,每天都有失業工人全家餓死。在冬季,各警察局每夜都擠滿了無處安身的工人和家屬,乞求判處他們到“工人感化院”去監禁,以不至活活餓死或凍死在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