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職業指導同相關學科的關係(2 / 2)

差異心理學也是職業指導重要的理論基礎。差異心理學與心理測量學的結合,開辟了了解個性和群體心理與行為的新途徑。其方法是,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對個體或群體的心理、行為進行比較分析,測量心理變量,內容包括感覺、態度、智力、人格、氣質、性格等方麵,促進了職業指導對個體差異評估手段的發展。

發展心理學作為研究個體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對職業指導發生過重要影響。個體心理的發展是指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個生命中心理發生發展的過程。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課題主要有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兩類,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理論,特別是人格發展理論和心理發展階段理論的提出,不僅促進了職業指導觀念的更新,而且為科學劃分職業指導階段提供了心理學依據。

職業心理學是與職業指導關係最為密切的一門學科。它研究人們與選擇職業、從事和改變職業有關的個體差異和特點,研究個體與職業要求相關的一般能力、感知能力、特殊能力、興趣、愛好、氣質、性格等職業心理品質的產生、發展和變化規律。是職業指導最直接的理論來源。

谘詢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障礙及解除方法的科學。職業谘詢一直是谘詢心理學家極為關注的一個重點,特別是在排除、預防個體在升學、就業、轉換職業過程中的心理障礙等方麵,職業心理谘詢效果尤為顯著。所以職業心理谘詢成為職業指導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和手段。對於職業指導谘詢人員來說,掌握谘詢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和方法便顯得格外重要。

職業指導與心理學的區別在於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心理規律,側重於理論的研究,而職業指導借助於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研究人的心理特點與職業適應性的關係,側重於應用研究。

(三)職業指導與教育學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其研究範圍包括教育的本質、目的、內容、原則、方法、組織形式等方麵的問題,也分門別類地研究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職業技術教育等。職業指導在學校中被視為教育的組成部分,職業指導本身就是一個教育過程,因而教育學的理論、方法是職業指導所不可缺少的。特別是職業指導課的開設,必須遵循教育規律,用教育學的理論來指導教材編寫和組織教學,並注意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職業指導並不全麵研究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隻是研究人的職業素質的形成規律及培養渠道和方法,並運用教育學的研究成果指導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習和積累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所要求的知識和能力。

(四)職業指導同其它相關學科的關係

除了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以外,其它一些學科與職業指導的關係也是不容忽視的。主要有生物學、生理學、信息傳播學、倫理學、法律學、管理學等。生物學、生理學中關於人體素質、生理特點、生理機製等影響個體適應職業因素的研究,倫理學中對道德規範的研究,信息傳播學中對信息傳播規律的研究,以及有關升學、就業等方麵的法律法規、政策等,都是職業指導所關注的內容。職業指導隻有從各個相關學科中不斷汲取知識和營養,才能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理論體係。

了解職業指導同各有關學科的關係,也是為了把職業指導同有關學科區分出來,這種區分從研究戰略的觀點上看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於不同學科工作者,從不同的角度發揮各自的優勢,從基礎理論、方法、應用等不同的方麵透徹地研究問題。在職業指導研究過程中,我們應始終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在強調應用研究的同時,不能忽略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否則就無法建立自己的理論體係,二是在進行理論研究過程中不能忽視其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和實踐需要,否則,理論的研究也會失去方向,這是職業指導研究所必須避免的。

§§第二章 職業指導的產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