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動機器,尋找出路。在突發事件麵前,最重要的是開動機器,積極思考,在避免最不應該出現的結果的同時,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對此,我有一次有趣的經曆。一次,我應邀到山東中部的B市講課。按照預定計劃,我應該在講完課後,乘當天晚土十點的火車前往煙台,參加第二天在那裏舉行的研究生班開班典禮。晚上,B市負責到車站去送站的人出發晚了,我便錯過了火車。辦事者就將錯就錯,買了車票,把我送上了開往威海的火車,並說隻要到煙台下車就可以了,不必一直坐到威海。上車之後,經列車員講解,我才知道坐錯了列車。原來膠東的鐵路到達桃村就分叉了,向東北方向去煙台,向東南方向去威海。去威海根本不路過煙台。情況緊急,我立即給B市方麵掛通電話,讓他們通知煙台方麵,次日早晨不要到車站接我,告知他們我被誤送到威海去了。另一方麵,為了不耽誤第二天的開班典禮,我決定第二天早上一下火車就乘出租車到長途汽車站,坐最早班的長途車去煙台。我又想到,如果沒有合適的長途車,就乘出租車去煙台,以保證不耽誤參加開班典禮。事實證明,這個方案是可行的。並且第二天早上我下車之後,煙台的車竟然已連夜趕到威海來接我。這樣,計劃圓滿完成,我按照最壞的可能性所做的應對方案,在煙台這些高素質的幹部麵前,顯得沒有必要了。作為有備無患性質的那些方案,雖然沒有派上用場,但那種在辦事過程之中積極思考的精神狀態是完全必要的。
(5)保證辦事效果的圓滿
辦事的目的就是保證事務的重點內容能夠完全實現。解決任何問題都要抓住重點。辦事也是這樣,隻要把事務的重點環節解決好,即使其他方麵不是很理想,也可以說是基本成功了。這就要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環節,保證核心內容的解決。所謂辦事要掌握輕重緩急,就是要抓住、抓準事務的重點內容。這是最要緊的。辦事能力主要追求的就是辦事效果。而事務的重點就是衡量辦事效果的主體。因此,辦事,首先要抓住重點,進行突破,引領事務發展的關鍵。
為了辦事的圓滿,也要保證事務的次要方麵的解決。這是錦上添花的工作。
有主有次,主次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就能夠顯示辦事能力的高超。
同時,辦事還要重視服務對象、當事者的感受。現在,到處都講究“人性化”的服務。有些事情,從原則上來說,可能是無可挑剔的,但從人情的角度,如果不合乎習慣,辦事也會顯得不夠成功。比如,學術會主要是把會議開好,內容組織好,交流好,這是核心和重點。但是,與之相關的附屬性的事務也要組織好,才能顯得完美。比如,在成功的學術交流之後,看一場文藝節目演出,組織一次短時間的旅遊或參觀,使活動豐富多彩,與會者氣色調整得好,就能夠增進與會者的滿意度。把這些附屬性的工作做好,更能夠使得他們感到這次會非常成功。
(6)不斷進行辦事經驗的總結
善於總結是人類智慧的體現,是人類不斷進步的表現,也是人們辦事能力不斷提升的途徑。毛澤東同誌說:“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
聰明的人在每一次事務辦完之後,都會做簡要的反思和總結,了解其中的優點和不足。這樣的人就會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辦事能力,獲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這裏所說的總結,不是指簡單的書麵總結,不是指給領導人看的總結,不是應付差事的總結,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真誠體驗,是對工作負責的一種自我反省,是為了繼續把事情辦好的一種上進心的體現。實際上,原來素質水平基本相同的人們之所以逐漸拉開距離,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人善於總結,有的人故步自封。
從這個意義上說,總結是人類進步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