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尊重對方,求同存異。世界的多樣性決定不存在完全相同個性的人。
在人際交往之中,就要學會尊重每一種人的個性,學會在不同的意見之中求同存異。在人際交往之中,最需要的是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多從對方的處境考慮,達到理解的目的。為了防止自己盛氣淩人,防止簡單生硬,防止片麵性,要盡量學會聆聽,虛心和耐心地聽取對方的意見。這樣,才能充分理解對方,才能糾正自己的偏見,才能避免把事情辦錯。即使是具有高超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人,如能耐心聆聽別人的訴說,往往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啟迪,有時甚至會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第三,明確目標,推心置腹。人際交往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在交往之中,要把自己的目標和盤托出,並且突出要點,提供對方考慮。同時,要把自己堅持這樣的目標的原因和理由陳述清楚,做到推心置腹。這樣的交往,就容易獲得成功。這樣才能保證交往的有效性。
第四,善意說服,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當代社會風氣之下,由於種種原因,許多人特別是青年人,失去了接受簡單批評的能力。這就要求在實施說服的時候,要講究方式方法。提意見,實施批評,首先要使對方信任你的善意,否則,說服工作就會一籌莫展。隻有懂得對方的心思,才能說服對方;隻有關心和愛護對方的利益,才能使對方接受你的意見。
第五,適當運用幽默。善於運用幽默,往往能夠緩解緊張的人際關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裏,達到預期的目的。幽默的本質是對社會現實具有最深刻的理解之後的苦笑。但是,幽默本身卻因此而具有不可抗拒的說服力量和感染力量。它是人際交往之中減少衝突和對抗的、不可缺少的潤滑劑。
(3)時空接近與人際交往
時空因素是人際交往的客觀因素。這個因素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雖然也具有不同的內容和影響,但卻始終是影響人際交往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視。
所謂時空接近,就是指參與某一人際交往過程的人,相互之間空間距離的遠近和時間方麵接觸頻率的高低。這兩個因素幾乎是人們無法完全克服的客觀障礙。特別在人際交往個案的初期階段,時空因素的一些影響更是非同小可,不可忽視。隻有那些長期形成密切交往的雙方,才能克服來自時空的障礙,保持正常的交往關係。
在空間方麵,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般來說,人與人之間,在空間上距離越小,雙方的地域越是接近,就越是容易進行密切的交往。這是因為,由於空間的接近,彼此容易接觸到對方,交往的機會就多,信息溝通就方便,產生誤會也容易解除。這樣的交往就容易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在大學階段,一些大學生容易在同班同學之中發展戀愛關係,就與接觸頻率高的時間因素有關。有一些理工科大學,由於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很少見到女生,那裏的男生要談戀愛就沒有那麼容易,需要跑很遠的路到其他學校或地方,才能尋到一個可以選擇的對象。有的年輕戀人,一旦一方單獨出國幾年,就容易放棄原有的戀人關係,除了主觀的因素之外,客觀原因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