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出列,“皇上,諸位大臣的顧慮都有道理。蒼厲將軍經驗老道,為主將並無問題。但為增加士氣,穩固軍心,臣以為,可以派皇子一同出征,揚我國威。”
此話一出,再沒有爭論聲,似乎所有大臣都同意左丞相的觀點。
戶部尚書道:“皇上,諸位皇子中,屬三皇子騎術武功最好,由三皇子出征更為妥當。”
他話音剛落,就跳出了反對之聲,“臣以為不可。三皇子被留府中抄書思過,若為此事免了罰,那皇上的懲戒豈非兒戲?”
戶部尚書:“臣並無此意,隻是覺得三皇子文韜武略,隨軍前往更顯國威。”
皇上沒說話,隻沉默地看著殿中眾人。
左丞相悄悄看了皇上一眼,再次開口:“皇上,三皇子在思過,實在不宜不罰而放。而且朝中並非隻有三皇子可去,其他皇子的騎射武功也很不錯。”
皇上這才開口:“左丞相覺得還有哪位皇子合適?”
左丞相躬身道:“臣以為,四皇子可前往。”
從三皇子又被訓斥後,皇上就有意沒再讓四皇子參與政事,怕也是擔心他有僭越之心。現在左丞相提到四皇子,四皇子也無法當朝同意或拒絕,隻能看皇上的意思。
兵部侍郎出列,“皇上,四皇子在武功上雖有建樹,卻並沒有征戰的經驗,怕是不周啊。”
戶部尚書立刻接話:“四皇子獨自前往支援的確不妥。不如讓白將軍一共前往。白將軍立過不少戰功,必能襄助四皇子。”
白君瑜稍稍偏頭看了戶部尚書一眼,眸中陰沉。
左丞相:“臣以為如此甚妥。即不會讓軍中雙主將,又可助各方一臂之力。”
皇上看向白君瑜:“君瑜,你怎麼說?”
白君瑜跪身道:“皇上信任臣,臣自當為皇上效力,為大川效力。”
皇上沉吟了片刻,道:“好!那就由四皇子和白君瑜帶兵增援,五日後出發,不得有誤!”
“是!”白君瑜接旨。
“皇上聖明!”群臣跪道。
祁襄擔心戰事不順,京中戒嚴會出入不便,所以趁著天氣不錯,去給母親和梁福燒了紙錢和之前抄好的經文。
回來的路上,祁襄掀開車窗簾子,看著外麵的景色,時節正好,到處都染上了綠色,花也開了不少,生機勃勃的,讓人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就在這時,祁襄突然看到了何玉恩。她正從一輛馬車上下來,往林中走去。林中還停著一輛馬車,看馬匹不是一般人家會有的。
“走慢點,晃得暈了。”祁襄借口道。
車夫應著,放慢了速度。
何玉恩走到林中的馬車邊,簾子掀開,車內的男子伸手將何玉恩扶了進去。而那個男子不是別人,正是三皇子榮洌!
祁襄眉頭緊皺,三皇子尚在思過中,卻私自出府了,可見並沒把皇上的話當回事,而京中真敢得罪他的人也不多,隻要不被看到,出個城也不是什麼難事。而何玉恩,戶部尚書的女兒,這會子上了三皇子的車,三皇子還親自握著她的手拉她上去的,怎麼看都對勁兒。
祁襄也是多年沒見三皇子了,但三皇子的樣子並沒什麼變化,倒讓他一眼就認了出來。
放下車簾,祁襄一路琢磨著這事要不要跟白君瑜提。何玉恩見三皇子並沒行禮再上車,甚至連常禮都沒有,可見關係不一般。如果兩個人真有往來,戶部尚書能一點也不知曉?如果戶部尚書知曉,且是樂見縱容的,那是不是表示戶部尚書是傾向於三皇子的?
如果真是這樣,白君瑜就不僅是被欺騙利用,還有可能被扣了頂綠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