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請帶我回家》的地方,或者說,我最喜歡的關於邁克爾和塔博的真實冒險曆程的地方,就是看到貓和人類以相同的方式渴望冒險,以及他們在麵對我們大多數人從未經曆過的危機時如何成功脫險。當看到這對同伴搭了幾千英裏的便車時,我幾度好奇他們怎麼會信任每一個給他們提供幫助的人。他們甚至在挨過一周令人窒息的炎熱夏季後,在一個炎熱的城市裏和一名攜帶槍支、文滿文身的男人同坐一輛車。更令人驚訝的是,每次都有令人始料未及的善意等待著他們,幫助他們躲過狂風暴雨,避開狂熱的傳道者、饑餓的熊和郊狼,甚至受驚的牛群。
也許這隻自負又可愛、擁有流浪者精神的貓正是邁克爾所需要的,正如它也需要他的關愛和保護一樣。但是,在他們的旅行結束之前,邁克爾改變了主意。除了把它送回原主人的身邊,他還能怎麼做呢?書中對貓的原主人羅恩·巴斯在它失蹤的一年裏不曾放棄希望、它的同胞弟弟克裏托每晚在門廊上等它回來的描寫,使得這個真實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說到引人入勝,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寫成的,如此細枝末節的刻畫,讓你感到身臨其境。一切都栩栩如生地在你的眼前鋪展開來:草地、樹木、海洋的氣味、光線的強度、旅途中的邁克爾和塔博時刻變換的情緒。然而,作者布裏特·科林斯非常討喜地謙遜,絲毫不會沾沾自喜。或許,將塔博歸還到它在波特蘭的家是邁克爾做過的最難的事情,但“放下所愛”是他從塔博那裏學到的最深刻的一課。現在,他已經能夠運用自如。雖然邁克爾的掙紮和痛苦並沒有通過救助流浪貓而神奇地痊愈,但我確信,塔博是他的救贖者。坦白來講的確是這樣的:他原本正在走向自我毀滅,酗酒、等死,直至它到來,他不僅找回了理智,而且對活著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期待。
布裏特用心描繪的這個溫暖、詼諧又引人入勝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它的豐富性與複雜性讓人深刻地了解了人類和貓科動物在流浪生活中的脆弱與艱辛。為了講述這個故事,或者應該說,為了塔博和其他貓,她投入了無以計數的激情和真實的愛。每一頁都清楚地表明,布裏特以最好的方式了解了貓,同時熱愛著貓:它們在她的筆下才成為貓。幾乎每個和貓一起生活的人都喜歡貓。對於這樣一種願意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野生動物,不管我們和它們相處的時間多麼短暫(啊,太短暫了),我們怎能不心生奇妙的幸福感呢?不過,現在看來,我們更傾向於讓它們成為大自然給予它們的樣子。
世界似乎剛開始表現出對貓的熱愛,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解釋人們對貓的興趣突然呈爆炸式增加呢?像這樣的書、電影、電視節目、互聯網小組、社交媒體上的愛貓會、貓科動物巨星(“不爽貓”“流浪貓鮑勃”等),以及各種大小、不同顏色的貓被不計其數的視頻記錄下的千奇百怪的影像……這些東西的出現都表明了這一點。我的妻子萊拉堅信,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樂意花一整天的時間隻用來盯著貓看(還有比這更糟糕的浪費時間的方式)。我相信,這不是一時的狂熱,而是我們的世界剛剛追趕上貓的世界:它們接受了我們。它們愛著我們。我們真是幸運的人類。對於我們這些愛貓之人來說,這真是至高無上的獎賞,因為沒有其他任何一種動物能比貓更容易讓我們跨越物種交流、更讓我們沉醉的了。
傑弗瑞·毛塞弗·馬鬆
德國柏林
2016年12月28日
我生來就是迷失的,也不喜歡被人找到。
——約翰·斯坦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