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佛教寺院的經濟來源(3 / 3)

(八)農產工產

佛教從印度托缽乞化為生,到了中國,由於社會民情風俗、氣候環境的不同而有了改變,最大的改變,就是創設“叢林”,發展出自己耕種,自食其力的農禪生活。所謂“農禪生活”是指種植樹林、種田、種菜、種茶,效法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耕自食的精神。到了近代,太虛大師提倡工禪生活,不但務農,還可以做工。

過去在唐朝時,律宗的人反對耕種,理由是“我不吃鋤頭下的菜”。其實也不要矯枉過正,基本上,蔬菜有生長的機能,沒有心識活動,如果硬說吃蔬菜也是殺生,那是不對的。

從農禪發展到工禪,工禪就像經營佛具店、法務、法器、僧衣、僧袍等,我們寺院不做,可以鼓勵信徒經營,幫助他流通推廣。

幾十年前,一位住在台南的鞋店老板賣給我一雙鞋子。我問他多少錢?他說:“25元!”我用一雙30元的價格向他請購。他說:“不行,你為什麼要多給我?”我說:“我不是為了你,我是為了我,因為你不賺錢,今後就沒有人肯做了。”他說:“別人都還價到15元、20元。”“還價了以後,你不做,我們就沒有鞋子穿。我現在給你30元,你賺錢,品質改良,鞋店擴大,出家人買鞋就很方便了。”

我覺得佛門講的因緣,有時候不是現世看得到的,因緣果報,關係重重無盡,唯有相互幫助,彼此才能共成美事。

(九)標會貸款

台灣社會至今還存在“標會”的民間經濟製度(中國大陸稱合會,一種民間信用互助方式),各地的寺廟也不免以這樣的方式經營寺院,甚至,不少的寺廟是靠標會建起來的,像早期的高雄壽山寺即是。有些信徒願意幫助,但是跟他化緣不好,可用標會的方式增加佛教的經濟財源。

不過,這是到了沒有辦法時的權衡之計,等到寺院經濟穩固,就不能這樣做了。

佛光山的各分別院,都不許和信徒共金錢來往,不借貸,也不標會,如此才能清淨,別人不倒我們,我們也不會倒人家。如果把錢存到銀行,靠利息生活、養老,什麼事都不做也不好,最好是依戒律,所有的存糧不留到隔天,我們把錢布施捐獻出去,今天錢用了,明天自有明天的來,如此才會不斷精進,生生不息地努力。

(十)觀光朝聖

現在的寺院大部分都設有朝山會館、會議室、客堂等,提供來山者一個招待、聯誼的地方,這種接受朝聖參訪觀光的方式,可以增加寺院的經濟來源。它不僅是佛教聖地,隻給來山者觀光而已,並且在提供飲食、住宿服務外,還具備給予佛法、人情、信心、文化、教育等功能,更是一個心靈淨化的修行聖地。

(十一)社會事業

一般人對社會事業如養老院、孤兒院、醫院等,比對宗教還認同,例如基督教辦學校、開醫院,賺了大家的錢,大家還都讚美他們。過去,佛教徒因為沒有辦事業,常為人所詬病,但現在佛教界也覺悟到要辦養老院、育幼院、幼兒園、學校、醫院等。

社會上一般人也有這樣的情況,請他蓋寺廟、參與文教弘法,不太容易,如果是蓋醫院、救濟院,便很容易勸募。因為捐錢做慈善事業,他會覺得:“我捐1萬元,我是慈善人士。如果捐給寺廟,卻沒有人知道。”

捐錢給寺廟是很了不起的,他必定了解到文教事業的重要,對宗教信仰也有不同的看法。捐錢給慈善事業的人,此生能得好名、善名,捐給寺廟是一份功德,它是來生才有,甚至延續到生生世世,這樣的眼光比較長遠。

(十二)會員會費

把信徒組織起來成立念佛會、功德會、護法會……會員繳會費就有收入,以此舉辦多項弘法利生事業。例如日本的創價協會、靈友會、國際佛光會等,都是靠會員繳會費維持。將信徒組織起來,一方麵讓會員發揮所長,一方麵增加會員團結的力量,佛教就會有力量。

(十三)服務專業

佛教有必要為大眾設立安寧病房以供臨終者安詳往生。為什麼?現在社會的居住環境,不允許亡者置放在高樓公寓裏,隻能冷凍在殯儀館。亡者家人親屬雖不忍心,但也無可奈何。因此,愈來愈多佛教徒要求,希望寺院設有安寧病房,提供信徒一處安靜、安寧往生的地方。目前佛光山萬壽園即有此設備,使信徒安心,臨終者得以安詳往生。

(十四)文教化導

文教化導是指出版書刊、設立書店,社教館開辦才藝班、親子班、安親班……設立這些文教事業,一方麵因應現代社會生活結構,另一方麵,也可以提供社會大眾另一種教育。

(十五)實業經營

實業經營是指像唐朝時期,佛教開立當鋪、油坊、藥材店、花店……增加寺院收入,或者像過去的中國大陸焦山上的寺廟,出家人擅長書畫,每有人來山參訪,欣賞歡喜者給予隨喜讚助,因此他們不需化緣,依靠這些字畫可以維持寺院經濟生活。

(十六)弘法事業

佛教創辦廣播電台、電視台,發行報紙、設立各級學校、網絡信息中心,乃至托缽行腳、園遊會、義賣、各種文物展覽……以此種種事業弘揚佛法,多少增加一些經濟收入。

以上為佛教寺院經濟的來源,可說是“佛教經濟十六門論”,雖然各有不同,不過,更重要的是,用錢之道比來源更重要。

1998年1月9日講於佛光山台灣佛教寺院行政管理講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