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戒十善是人間的佛教(1 / 1)

曾經有位軍校校長問我:“佛教對於國家、社會能作出什麼貢獻?”我說:“三藏十二部的聖典,都有益於國家社會。”簡單地說,隻要五戒,就可以治國平天下。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亂吃刺激性的東西、不飲酒。

不殺生,是對於他人生命的尊重,不侵犯他人,生命就能自由。不偷盜,對於他人的財產,我不去侵犯,財富就能自由。不邪淫,是對於他人的身體、名節不侵犯,身體、名節就能自由。我不說謊,對於名譽、信用不侵犯,他人的名譽也不會受傷害。不飲酒,不吃刺激性的東西,對身體健康不傷害,對於智慧也不傷害,更不會對他人傷害。如果一個人能夠持五戒,一個人的人格道德就能健全。一家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個團體、社會、國家都能奉持五戒,這個國家必定是個安和樂利的國家。

我們看,大部分作奸犯科、身陷囹圄者,都是違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就是犯了殺生戒。貪汙、侵占、搶劫,就是犯了偷盜戒。有傷風化、破壞家庭、重婚、強奸、拐騙,乃至販賣人口,都是犯了邪淫戒。欺詐、恐嚇、非法集資,就是犯了妄語戒。所謂飲酒戒,除了飲酒外,包括吸食鴉片煙、嗎啡、搖頭丸等毒品,讓自己的精神變得恍恍惚惚,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這是侵犯自己的智慧。如果人人能夠受持五戒,牢獄裏就沒有犯人。如果一般信徒能將信仰升華,不要隻停留在民間信仰的祭拜,祈求長壽、發財、家庭富貴、名位高顯、身體健康等,而能受持五戒,不必強求也會有福報的。

何謂五戒十善?十善是五戒的再擴大。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修持不妄言、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修持不貪、不瞋、不邪見。以上即是十善。

所以,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可以讓我們免除煩惱、恐怖,獲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諧、快樂,也是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