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時歌的人都清楚,眼前的這位少女不過十二的年紀,和皇上對答不但絲毫沒有怯意,大殿之上兩人一來一往的,反倒更多像是在閑話家常。

眾大臣都被自己的這一想法嚇了一跳,看向時歌的眼神也從最初的不屑慢慢帶上了點正色,又聽聞沈家最近和時家走的很近,難不成……

如今皇帝漸漸長大,不甘做沈相手裏的傀儡,儼然有了收權之勢,睿王亦是虎視眈眈,朝局割據動蕩,這個時候凡是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說不定都會牽連甚廣。

大臣們四下悄悄眼神相接,皆在心中有所計較。

“皇上,宣賞麼?”桂喜站在一旁小聲詢問道。

“宣吧。”蕭正則一揮手,嘴角含笑似乎心情不錯。

桂喜清了清嗓子,明黃的聖旨打開,一字一句讀的響亮,清晰入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國大將軍時向遠退東榆有功,賞黃金千兩,寒地夜明珠百顆,南溪貢緞二十匹。時家獨女時歌,聰穎靈秀,恭敬端淑,特封從一品郡主之位。時家外侄時楚,隨戰有功,授封正四品中郎將。欽此!”

“微臣,謝皇上隆恩,皇上萬歲萬萬歲。”

“臣女,謝皇上隆恩,皇上萬歲萬萬歲。”

蕭正則一直緊盯著殿下的少女,見時歌雖跟著拜謝皇恩,卻始終神色淡淡,這倒是讓蕭正則更加好奇了,如若不是心性淡泊那便是僅郡主之位入不了她的眼,一個小丫頭,大約不至於是後者吧?

“臣女還有一事想請皇上恩準。”

“歌兒?”時向遠有些不解,時歌突然主動請恩的舉動讓殿內所有人皆是訝異非常。

“你說。”

“臣女明年十三了,宗族女子十二歲便可入學堂,所以臣女想求皇上恩準,讓臣女入蒙學館。”

一番話讓原本隻是訝異她膽量的朝臣們議論紛紛。

“蒙學館乃是皇家學院,教習的都是皇子公主,外臣子女豈可入蒙學館!”

“太祖皇帝在位期間便恩準了數名外臣子女入蒙學館學習,可見這並非沒有先例。”

“但太祖皇之後蒙學館隻教皇族子女是人盡皆知的是!”

當初正是因為太祖皇帝恩準了外臣子女入蒙學館,才導致了後麵皇子大臣相互勾結企圖謀反一事,為此太祖皇帝震怒,入蒙學館的外臣九族盡誅,從那之後外臣子女入蒙學館便成了禁忌,再無人敢提,久而久之蒙學館就成了皇家學院。

“敢問安大人,一直以來蒙學館可有明令禁止外臣入學?”

“這……”

皇子勾結外臣謀反這樣有損皇家顏麵的事,太祖皇帝自然不可能以此為由去頒布明令,但此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時歌正是抓了這一點擺上了明麵,倒是堵得安槐啞口無言。

“時將軍,您的女兒未免太過放肆了。”

“就是,大殿之上哪能讓一個小丫頭亂來。”

“皇上切不可答應啊!”

……

見安大人被堵了話後,眾人為了避免說不過一個小丫頭麵上無光,也不去和她爭辯,隻一味的自說自話,更甚者將矛頭轉向了時向遠,七嘴八舌的無一不在反對此事。

“各位大人何必這樣竭力阻止,有了我這個先例,你們的子女再想入蒙學館不就簡單許多了麼?”還跪在地上的時歌狀似懵懂無辜的眨了眨眼睛,看向反對聲最激烈的一片人:“蒙學館乃是西涼最好的啟蒙所,難道各位大人都不曾心動過?”

似是少女無知的一句話,剛剛還言辭激烈的眾臣們忽然安靜了下來。

何止是最好的啟蒙所,如無意外,蒙學館無疑還是下一代的權利中心,皇室子女的教學所,哪個外臣會不心動?要不是太祖皇帝出了那樣的事,怕現在蒙學館的門檻都要被人踏破了吧。

蕭正則看著滿朝百官一致噤聲的模樣,心下鄙夷。這些人的心思,還真是昭然若揭啊。

“郡主如此好學是好事,朕準了!”大袖一揮,時歌入蒙學館這事也就算定了下來,如此輕鬆迅速,惹得底下百官躍躍欲試。

“也就隻你一例,其他人可不能效仿啊。”修長的食指朝她遙遙點了點,蕭正則的後話更是讓百官頹然。

這個小丫頭,小小年紀倒是精怪的很,時家一向忠君,看時向遠也是一臉詫異的模樣想必他女兒這一出他也是始料未及,這倒是好玩了。

蕭正則摩挲著扳指意味深長。

“皇上,皇上!”蕭正則的注意力一直在時歌身上,直到桂喜出言提醒才恍然,讓平了身。

“時愛卿,朕明晚特意為你準備了慶功宴,你可不能遲到啊。”

“皇上盛情,自然是不會遲到的。”

“眾愛卿也一樣啊。”

招呼完主角再喊上一幹陪襯的,朝堂之上一片附和之聲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