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輔助主管領導。主管在領導上若有不圓滿,有欠缺之處,做老二的人就要輔助他,上下協調,讓團體平安。好比諸葛孔明忠誠輔佐劉備、劉禪,鞠躬盡瘁,留下千古美談。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工作好像很辛苦,但一位懂得舉重若輕的老二,會懂得成功不必在我,自然心甘情願付出一切。

二要幫助屬下建功。做屬下的人都希望被提攜或是有磨煉表現的機會。身為副主管,與屬下更親近,自然了解如何激勵手下,使他們更願意投入工作,獲得成就。培才愛人,是副主管愛護提拔屬下、凝聚團體力量的基本胸襟。團體有了成長力,必定處處朝氣蓬勃。

三要代人承擔過失。無論從事哪種行業,難免有功有過。做人要能功成不居、過失不諉。一個團體中如果人人爭功諉過,則不能和諧,無法發展。因此當屬下有了過失,做人處事無法周圓時,做老二的人要替屬下多承擔一點;有時為了大局發展與未來,做老二的人也要懂得為主管多擔當一些,表示自己有力量承擔。

四要功勞與人分享。一個團體的功勞或是好事,要能與眾人分享,因為有大眾才有個人。有好處要不爭利,有利益要不能獨占,不論多少功勞,一定要有這個觀念:“這個功勞是大家成就的,應該分享給大家,將光榮歸於大眾。”一間公司、一個團體,會因有一位好的老二而得到很大的利益。

謙衝為懷的個性、堅持遠大的目標,是新一代領導者應有的風範。人的很多煩惱都是因為不懂退做老二,若能懂得“老二哲學”,自會有另一寬廣的空間。這也是我們現代社會需要的。

·佛光菜根譚·

擔當老大,能夠領導群倫,固然很好;

做個老二,配合成就他人,也很偉大。

老大要能愛護弱小,老二要能尊重前輩。

領導人的層次

有人問一個著名企業家:“您事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企業家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但留了一個缺口:“你們問我事業成功的秘訣,那就是: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圓滿,就像畫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屬下去填滿它。”

現代社會重視集體創造,個人一枝獨秀的成就畢竟有限,集合大眾的智能可以締造更大的成果。所以在工作時與別人接觸,要互相尊重與包容,凡事要以辦好事情為前提。領導人要培養“成功不必在我,光榮歸於大眾”的氣度。

領導是一門學問、一項藝術,也是一種功德,領導人要能為大眾謀求福利,要為大眾減輕負擔,要為大眾計劃未來,要為大眾擔當責任。領導的哲學,有上等、中等,也有劣等,就看領導者的能力如何。領導得法的人,他的屬下如沐春風,團結合作;否則,離心離德,或故意搗蛋,或求去他往。

領導人的層次有哪些呢?

下等領導,要盡己之能。下等的領導人,他徑顧表現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能力,把所有的事情都給他一個人做了。這樣的領導者確實了不起,也很能幹,但他隻是表現自己,忽略了團隊合作的意義,不算高明,隻能算是一個下等的領導人。

中等領導,要盡人之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如果一個領導人,他的心量如海,不揀粗細,可以盡人之力——也就是說,部屬有什麼力量,都讓他發揮出來。這是中等的領導人。

上等領導,要盡他之智。一位上等的領導人,他不但會讓每個人的力量都用出來,還要把各人的智慧才智都發展出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是上等的領導人。

高等領導,要盡眾之有。更高一層次的領導人能夠“盡眾之有”,讓跟隨他的大眾,沒有一個人不奉獻他的能力,沒有一個人不把他的智慧貢獻出來,甚至沒有一個人不把他的心統統奉獻出來,如佛門有謂“色身歸於常住,性命付予龍天”,大家群策群力、群心交心,彼此都肯交心,做起事來就會省力。“盡眾之有”,這就是最高的領導人了。

《荀子》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佛光菜根譚·

最高明的管理原則,是讓團體能產生共識,

是能讓上下打成一片;

最良好的管理方式,是以授權來代替幹涉,

是以己心來體恤他情。

忙是人生的滋養劑

一個人如果怕做事,偷懶,如何會有成就?人之會起煩惱心、不安,都是因為不懂得用功、時間太多所致,所以忙是人生的滋養劑。

忙,是多數人的生活形態,隻是每個人所忙的事情不一樣。有的人為國家忙,有的人為社會忙,有的為家庭忙,有的人為自己忙。

忙,是整個人類所不能少的生活。人要不忙,除非他讓金錢去替自己忙;再要不忙,兩手一攤,雙腳一伸,跟死神打交道,就不會忙了。

“忙”,也有不同的層次:

一、氣定神閑的忙。同樣是忙,有的人忙得一團紛亂,忙得很辛苦;有智慧的人,按部就班,忙得氣定神閑。所謂“人忙心不忙”,有的人懂得交辦,有的人懂得授權,有的人懂得分工,有的人懂得指揮。很多複雜的事物,經過能幹的人化繁就簡、提綱挈領,雖然事情多,但一點也不覺得忙。因此,懂得忙中偷閑的人,就是再忙也有安閑的時刻,不至於忙得討厭生活、討厭忙,他反而喜愛忙,從忙的當中隻覺得人生很充實。這樣的忙,人生會活得很有意義。

二、心浮氣躁的忙。有的人不會忙,做事沒有條理,不分輕重,不分先後,亂忙一氣,忙得自己心浮氣躁。我們看蒼蠅、蚊子投窗想要尋找出路,它猛撞玻璃,不知道旁邊有空隙可以鑽出。我們再看成群的螞蟻忙著奔來跑去,但它們有分工、有訊號、有指揮,忙得有條理。有的人跟瞎撞的蚊蠅一樣,口口聲聲說忙,隻是亂忙。人要懂得分輕重緩急去做事,舉重若輕,才不致於忙得心浮氣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