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踏緊泥土,免墮虛無。佛教有“空中樓閣”的譬喻,意指好高騖遠,不從基礎力行,是無法成就的。有一些人不重視當下勤修福慧資糧、廣結善緣,卻冀望遙不可及的淨土。踩在虛無縹緲間,這是很不實在的。唯有腳踏實地,把握當下,才能避免空談。

五、握緊拳頭,戰勝橫逆。人遭逢挫折、失意、困厄時,內心容易茫然無助,失去自信而退縮在自我的世界裏。逆境、不順是一時的,靠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自我健全,充實自己,擺脫厄運。

六、盯緊目標,圓滿完成。目標就是方向、方針。國家要有施政方針,企業要有業績目標,就是菩薩修行也有52個階位作為修道目標。沒有目標,容易迷失方向,即使身處困境也要有計劃,朝著目標前進不懈,必定有完成的時候。

困境並不是絕境,勇敢麵對才有辦法可想,逃避也躲不過。你看,石岩裏的小花,突破困境,所以搖曳豐姿;湍流中的小魚,逆流而上,展現活潑生機。吾人應擴大心胸,突破自己,不被困境的框架束縛,才會健全茁壯。

·佛光菜根譚·

物質上不要太豐富,才能在困頓中忍得下去;

人情上不要太順遂,才能在曲折中耐得下去。

不必要的物質,不浪費絲毫;

不必要的時間,不耽誤分秒;

不必要的言語,不隨便開啟;

不必要的心事,不任意妄想。

危機處理

1949年,佛教地位在台灣低落。許多同道麵對弘法受阻、行動受限、調查臨檢、處處報備等諸多問題感到前途茫茫,紛紛改裝易俗。而我則始終抱持永不退縮的態度。比如在新竹教書時,我應當地派出所要求,為民眾國語補習班授課,人數從第一天14人增加到第二天80人、第三天200多人……解決了過去派出所下達傳票也沒有人前來聽課的問題。因此,所長登門道謝,告訴我:“以後外出弘法可以不用到派出所報備。”這樣一路走來,我不意竟為佛教開拓出一片天地,頗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在你的一生當中有遇到過危機嗎?當遇到危機的時候你有處理的機智嗎?

童年幼小,在路上遇到一個圖謀不軌的陌生人,他追趕你,你怎麼辦?入學讀書,家裏貧困,必須做工維持生活,但是老師逼著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沒有時間讀書,眼看即將麵臨退學的命運,這時要如何突破困境呢?結婚以後,沒有好的職業,生活艱難,家庭日用日漸拮據,另一方想要離婚它去,這時該怎麼辦?到了老年,兒孫投入各自的世界,發展他們的天地,一個孤獨老人怎麼生活?

人的一生不時會遇到一些可以預料或不可預料的危機:夜晚忽然停電,平時沒有準備手電筒或蠟燭,如何是好?乘船出海,忽然起風,驚濤駭浪,小船顛簸,驚險萬狀,怎麼辦?走在街上,遇到警察,他抓錯了人,你如何自救?就算你是讀書人,遇到阿兵哥,講理也沒有用,你又奈何?

台風之夜,地震之時,戰爭開始,盜賊入室,車禍受傷,工作被撤,乃至盛年之際醫生突然宣告你得了不治之症,或是受到惡疾傳染將不久於世,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當危機降臨,不可慌張,要臨危不亂,鎮定以對。無論什麼危機,先要知道起因,千萬不可把問題複雜化,要簡單地找出自己能夠解決的辦法。因此,麵對危機,唯有冷靜、機智才能解決問題,慌亂、緊張於事無補。

據聞美國某家報紙曾舉辦一項有獎征答活動,題目是:在一隻熱氣球上載著一位科學家、一位環保專家、一位糧食專家,飛行途中,熱氣球忽然漏氣,不能載重,必須丟出三人其中的一個以減輕重量。三位專家分別於科技的發展、環保的維護、糧食的生產各有所長,都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這時究竟應該犧牲哪一位呢?當然,萬千的應征者各有見解,眾說紛紜,各執其是。結果是一名小男孩中獎,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那人丟出去。

危機的處理,第一要有認識危機的常識,第二要有應變的能力,第三要有靜定的修養,第四要有往日的因緣。有了以上四點,則危機處理不難矣!

·佛光菜根譚·

人生的道路,無論是崎嶇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

人生的滋味,哪怕是酸甜苦辣,也要自己品嚐。

沒有一個人是永遠的贏家,

也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失敗者;

隻要你有信心,隻要你和氣、安忍,

就能無欲則剛、能忍自安。

以何為力

我初入佛學院讀書時,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歧視,甚至師長們也認為我不堪造就,安排工作時往往我被除名在外。作文被老師批評得一無是處,偶有佳作,卻被懷疑是抄襲而來。一位職事甚至當眾說,如果我能有出息,太陽會打西邊出來。記得有一回,我向家師稟告學院一位教授推薦我去讀國立教育學院,家師聽罷,罵我:“混蛋!怎可到社會念書?”還給了我兩個耳光。事後我絲毫不感到生氣。反觀時下許多青年對上司動輒反抗,真是擔心他們如何在大時代中迎接各種挑戰。

要想成大器,必須先在生活上學習忍耐。“欲成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對於逆境,先忍之於口,是為下忍;再忍之於麵,是為中忍;如果能做到凡事不動心,那才是上忍。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是能講究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礎,一個人若對於品格、德行都不講究,那和禽獸又有何差別?培養我們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培養我們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幫助的還是忍辱。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將來的事業就能成就多大。

這是一個展現力的競賽,是以力取勝的世界。一場戰爭,勝者為王,表示有力。體育場上,誰最高,誰最遠,誰最快,誰就是最有力。但是,世間還有其他一些人,各有其表現力量的方法。

兒童以啼哭為力。兒童在沒有辦法爭取自己所欲時,“哇”的一聲,就展現了他的力量。他要喝奶,就能得到奶水;他要糖果,就能獲得糖果。兒童就是以眼淚為取勝的力量。

女人以美麗為力。女性在一般場合裏,隻要她美麗,就能展現她的實力。當然,如果在美麗之外又有唱歌、舞蹈等才華,出身背景好,又具溫柔特質,那麼她的力量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使女性折服。

領導者以權勢為力。領導者有很大的權力,能決定許多人的禍福窮通。即使權威的學者、商場的大亨、公眾的輿論,在一個有權勢的政治人物之前,何人不畏懼?

富豪以金錢為力。“有錢能使鬼推磨”,世間上很多困難的事用金錢都能擺平。隻要你有錢,可以買官;隻要你有錢,可以結交上流社會;隻要你有錢,可以打通很多關節;甚至作奸犯科的人,花錢也能消災。所以,世間上各階層的人都在努力積聚財富。隻是財富的力量有正有反,諺雲“人為財死”,可見出財富誘人的力量之大。

聖賢以忍耐為力。世間上有一種人,他沒有權勢,也沒有財富,但他的忍耐可以使盜賊畏懼、當政者退讓。慧遠大師居住在廬山,準備沙汰沙門的權臣桓玄下令說:“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例。”忍不是軟弱,忍是智慧,忍是力量,忍是勇敢,刀劍槍炮對修道的聖賢君子也無法作用。

菩薩以慈悲為力。世間上最大的力量不是刀槍劍戟的武功,而是慈悲。慈悲所到之處,能讓心高氣傲者折服,讓逞強好勝者心生畏懼,讓貪贓枉法者知錯反省。所謂“家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以慈悲的力量進駐到每個家庭的中堂,此即慈悲能征服一切的證明。

·佛光菜根譚·

以仁慈代替武力,才能得到永久的和平;

以忍耐代替勇敢,才能得到永恒的力量。

唯有慈悲,能化幹戈為玉帛,消怨懟於無形;

唯有慈悲,能結善緣轉逆境,成事業度眾生。

執著

有隻蜘蛛爬向牆上已經破碎的網。牆壁雨後潮濕,蜘蛛爬不久就會往下掉,一次次掉下來,再一次次地向上爬。

甲看後,歎氣道:“我這一生不正是這樣忙忙碌碌而無所得嗎?”從此他更加萎靡消沉。

乙看後,說:“這蜘蛛真蠢,為什麼不從那邊幹燥的地兒繞著往上爬呢?”他得到啟示,懂得變通。

丙看後,被蜘蛛的執著感動,從此他愈加堅強。

“執著”是好還是不好?擇善固執,未嚐不好;執非為是,執邪為正,那就不好了。“執”在佛法裏分“我執”、“法執”。“我執”就是執我為是,以我為重。我見、我聞、我思、我知,什麼都以我為中心。“我執”的人不知有人、有理、有大眾,執著自我的人難以相處。“我執”以外還有“法執”,也就是對於是非、善惡、長短、高低、有無,不是執有,就是執空。“法執”重的人執大、執小、執方、執圓、執偏、執邪,對一切法偏激執著,難以圓融。

世間上的人因為不能破除“我執”與“法執”,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執著:

一、觀念的執著。自己認定的東西,就執著,不能修正。如果正確倒也罷了,不正確的卻也要執著、計較。執著隻會局限自己,束縛自己,使自己不能擴大和圓融,到最後不能進步,也無法成功。

二、文字的執著。唐朝王勃在《滕王閣序》寫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他自覺文辭美妙,天衣無縫,沾沾自喜,一直在金山寺的沙灘上吟誦這個句子。金山寺的老和尚聽了批評道:文字貴求簡單,如用“落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不是把“與”和“共”包含在其中了嗎?王勃大悟,從此放棄執著。

三、習慣的執著。有些人對自己的習慣非常執著,喜歡什麼顏色、喜歡什麼環境,隻要合乎自己的心意,不管別人喜歡不喜歡,他就是執著自己的習慣。然而人不能隻覺得自己的習慣就是對的,如果別人不認同、不認定,也要改變自己的習慣才好。

四、思維的執著。從思維的方式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教養,看出一個人的智慧,看出一個人的能力,看出一個人的人緣。慈航法師一再告訴世人要“以佛心為己心,以師誌為己誌”,不要讓自己的思維方式離經叛道,或者空洞,或者偏執,或者不切實際。思維講究實用,講究合乎眾議。

五、情感的執著。人的另一個名稱叫做“有情”,所以人類的感情最容易自私、執著。與我有關的、我愛的,都是好的,都是對的;與我無關的、我所不愛的,就不關心。感情上的執著最容易犯錯,感情是一片遮板,遮住了眼睛,看不到他人,看不到世界。在感情裏執著,私愛、溺愛、錯愛就發生了;能把愛執放下,一切訴諸公正、公開,就不會給情愛蒙蔽了。

六、理想的執著。對理想是應該執著,但是也要注意理想合不合乎時宜。時代不斷在進步,社會不斷在變化,思想也需要求新、求變、求全。人要有理想,才能定目標,理想是一切事實之用,事實是一切理想之果。理想也要淨、要正、要全,尤其要善、要美,才值得堅持。

·佛光菜根譚·

人生唯有少執著,多放下。

對名利不執著,對權位不執著,對人我是非能放下,

對情愛欲念能放下,才能享受隨緣隨喜的解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