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得意忘形,威儀難看。有些人傷心失意時,傷痛欲絕,倒也情有可原;有的人得意時,例如中獎、升官、考取功名等,他就眉開眼笑,喜形於色,甚至得意忘形,口沫橫飛地高談闊論,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毫無威儀可言,也是為人所不屑。
六、怒時咆哮,表情難看。人在生氣的時候表情已經非常難看了,有的人還會暴跳如雷,罵東罵西,罵你罵他,那種咆哮怒罵的表情隻會讓人覺得你修養不夠,更加看不起你,這都是不知自我節製所招引的結果。
七、懶散懈怠,姿態難看。一個人衣冠整齊、端莊正直,平時出現在人前都是精神抖擻,容光煥發,自然讓人樂於親近;反之,平時懶散懈怠,精神萎靡,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走路垂頭喪氣,衣著邋遢,一副疲倦無力的樣子,不但姿態難看,前途也很難被人看好。
八、齷齪猥瑣,形容難看。做人應該正大光明、心胸磊落,走路昂首闊步,信心十足,如此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但是有的人生性拘謹放不開,舉止庸俗不大方,形容鄙猥瑣屑,這種人自覺卑下,也很難讓人對他心生好感。
難看,就是不好看的意思。人都希望求美、求好,所以做人先要學習讓人看你很順眼,千萬不要做一個難看的人。
·佛光菜根譚·
人之所患,莫甚於不知其惡;
人之所美,莫甚於好聞己過;
人之所貴,莫過於明理好義;
人之所鄙,莫大於寡廉鮮恥;
人之所尊,莫甚於慈悲喜舍。
好惡之念
想到貧僧一生雖與病為友,但沒有掛礙,生病時也不覺得自己生病,所謂“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般若心經》實在是最好的人生觀。所以,貧僧常說的四句話:“冷不怕,怕風”,這是在大陸過冬的感受;“窮不怕,怕債”,這是貧僧童年的回憶;“鬼不怕,怕人”,這是社會曆練的教訓;“死不怕,怕痛”,應該就是貧僧現在生活的最真實的寫照。
儒家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其實“好惡之念”也是人皆有之。
說到好惡,好的,愛之欲其生;壞的,惡之欲其死。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好多的大事都有好之、惡之的看法;即使在一天當中,於生活中的瑣碎之事也有好之、惡之的習慣。例如,對一件衣服的顏色、款式,各有好之、惡之的分別;對一桌的飯菜,所謂各人口味不同,也都各有所好與各有所惡。
在每個國家的各個大學裏都設有許多的研究所,或是開辦各種科係,固然是為國家造就了多方麵的人才,但其最初的立意無非也是為了就著學子們的好之、惡之的性格而權宜開設。
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皆由各人的好惡觀念而左右。有的人對於親生父母,百般地忤逆反抗;有的人雖是異姓、異鄉人士,他認作義父、義母。可見好惡難有標準,都看當事人的心中一念。
詩人看到月光,詩情畫意;小偷仰望月光,視如寇仇。我喜歡一個人,信仰他,崇拜他,他如聖如賢;一個人,我不喜歡他,視他如仇如敵。喜歡吃臭豆腐的人,臭豆腐是珍饈美味;對不喜歡吃的人而言,臭不可聞也。
好惡就是一個人的喜歡不喜歡、我愛我不愛,有的人好逸惡勞,有的人好善惡惡。一個人的性格如何,從他的好惡、愛憎當中,可以看出端倪。有的人好名好利,有的人好強好勝,有的人好權好勢,但也有的人好仁好義、好忠好孝、好慈好悲,可以說各有所好,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各人的內涵和操守是優是劣了。
好惡之心,還是一般世間人的人心、人性,一個人如果不太強調自我的好惡,能以大眾之所好為好,所謂“人之所好,我好之;人之所惡,我惡之”。不以一己之成見來強分好惡,而能還給世間好惡的標準,所謂忠奸、善惡、義利,自有他的人生規範與意義。
假如說我們要更上一層樓,在佛教裏認為,能把好惡之心、得失之念更加淡化,所謂“不思善,不思惡”,從中去找到一個無分別的世界,那麼人生就能夠更加解脫自在了。
·佛光菜根譚·
不妄動,動必有道;不濫言,言必有理;
不苟求,求必有義;不虛行,行必有正。
裝的世界
過去私塾中的學生,學業未成便想外出發展,老師擔心他所學不精,難以立足。學生說:“老師不必掛念,學生外出就業,隻要有一百頂高帽子,就能所向無敵。”老師不以為然,說:“做人要憑真才實學,哪裏是替人戴高帽子,就能通行無礙呢?”學生說:“老師不必掛礙。老師的道德、學問可以說名揚四海,所謂名師出高徒,不管我走到哪裏,隻要標榜我是老師的學生,隻要我抬出老師之名,別人還能不照顧我嗎?”老師聽後大悅:“那你或可功成名就了。”
有人說,這個世界善良的好人是裝出來的,嚇人的魔鬼也是裝出來的。其實,真正的好人不需要裝,真正的壞人他也裝不起好人。因為既然是假裝的,就不可能與原來的真相完全一樣。因此有人裝斯文,斯文的假象被人識破,一錢不值;有人裝可憐、裝可愛,讓人看破,所謂揭穿了假麵具,要再讓人對他生起信心,恐怕就很難了。有人裝道德,道德四兩可以充半斤,一時還可以蒙混得了別人;有些人裝學問,就不容易過關了,因為學問四兩是四兩,半斤就是半斤,由不得摻假。
這個世界,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偽裝,化裝遊行、化裝舞會,甚至化裝表演。明明是一個不肖的奸臣孽子,到了舞台上,可以化裝成忠臣孝子;明明是一個風塵蕩婦,在舞台上可以裝成大家閨秀。偏偏這個世間,多數人都為那些裝扮的假象而入迷而陶醉而向往;明明告訴你,這是化裝的,但是你看得出假裝背後的真相嗎?現在試舉數例:
一、裝聾作啞。有的人對你的所求不表示認同,不肯幫助你,他就來個裝聾作啞,顧左右而言他,讓你不得辦法,隻有知難而退。
二、裝瘋賣傻。有的人想要韜光養晦,不想在濁世裏與人共浮沉;有的人胸懷大誌,不願與人同流合汙,但又怕自己的意圖被拆穿,於己不利,因此就故意裝瘋賣傻。有名的蔡鬆坡將軍,就是靠這一套功夫掩飾,蒙騙了袁世凱的偵探,逃到雲南組織起義護國軍,最後終於打破了袁世凱的帝王之夢。
三、裝模作樣。有的人沒有真才實學,卻喜歡裝成一副老學究的模樣;有的人道德修養不夠,但在人前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其實再怎麼裝模作樣,表裏不一,終會被人看穿。
四、裝腔作勢。有一些勢利小人,平步青雲,做了大官,他就裝腔作勢,展現他的威風。甚至現在一些大官的隨扈跟班、侍從人員,乃至一個開車的司機、守門的警衛,都會狐假虎威,仗勢欺人,這都是善於裝腔作勢的小人。
五、裝神弄鬼。過去裝神弄鬼的人很多,尤其在民間,裝神弄鬼總是有人相信。有名的包青天斷案,在《狸貓換太子》這出戲裏就是利用“裝神弄鬼”這一招,把大惡人郭槐嚇得隻有坦承招供。用裝神弄鬼來辦案,無可厚非,但用裝神弄鬼來欺騙人民,借神斂財,殊為可惡。更有甚者,現在不但有人裝神弄鬼,還有人裝佛,真佛、活觀音、達摩、濟公、彌勒等都有人裝,可憐的大眾看裝的裝慣了,所以有的人“以裝為業”也就不稀奇了。
總之,這是一個“裝”的世界,與其裝惡人、裝壞人,不如大家都來裝君子、裝好人,把這個社會裝成真善美的世界,那麼即使是裝,隻要裝得真,裝得美,還是好事。
·佛光菜根譚·
日能知其所無,無法空透隔牆之礙;
月無忘其所能,能夠照亮陰暗之處。
如日如月,可謂有自知之明也。
觀人之道
明儒王陽明有一次帶領一群學生外出講學,走在大街上,遇到甲乙兩名婦女隔街對罵。甲罵乙:“你不講良心。”乙婦回罵:“你才不講天理。”王陽明對學生說:“你們來聽,這兩個婦人在講道理。”學生說:“老師,他們是在吵架,不是在講道理。”王陽明說:“他們一個講良心,一個講天理,不是講道理,是講什麼呢?”學生不解,王陽明繼續說:“凡是講天理良心者,用來要求自己的就是道理,要求別人的就是相詬也!”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其中不乏好人、壞人、善人、惡人、君子、小人,可以說什麼人都有。但是我們一時看不出一個人究竟是屬於哪一種人,必須要有一些因緣、境界,才能觀察得出其人的操守、精神、度量、心境。所以“觀人之道”有四點:
第一,利害時可觀其操守。利害當前,最容易看得出一個人的操守如何。有的人隻問是非,不計利害,隻要是對的,是應該做的,則不管利害得失,他都義無反顧,這種人最有操守。有的人不問是非,隻講利害,隻要於我有利,不計是非好壞,甚至別人受害,他也無暇顧及,這種人是十足的卑鄙小人。所以在利害之前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操守。
第二,饑疲時可觀其精神。這個人有耐力嗎?他勇敢嗎?他奮鬥的精神力如何?他的力量究竟有多少?平常看不出來,在他饑餓疲倦的時候,你就可以一覽無餘。有的人稍為餓上一餐,稍為疲累一點,就像泄氣的皮球,完全提不起勁來工作。有的人雖然饑餓了,還是力圖振作,務必要把工作完成;雖然是疲倦了,他為了成就一件事情,仍然不惜一切辛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所以,饑疲時可以觀出一個人的精神力與意誌力。
第三,喜怒時可觀其度量。一個人的度量大小,平時不容易看得出來,不過當他歡喜或是生氣的時候,自然顯現在外。有的人歡喜的時候,他可以接受別人的建議,甚至批評指教;但是一旦生氣的時候,即使再好的朋友,給予再好的忠言,他都覺得刺耳。有的人歡喜的時候,可以與朋友共享一切成就,但是一旦生氣翻臉了,則任何一點好處也不肯給人占便宜。所以,一個人的度量大小,在喜怒哀樂的時候最容易看得出真實的麵目。
第四,恐怖時可觀其心境。人在遇到驚慌恐怖的時候,他的鎮靜力如何,可以看出其人的心境。有內在涵養的人,能看透世情的人,麵臨生死危急之境,他也能冷靜麵對,淡然處之。例如,道樹禪師與外道鬥法,任憑外道以法術變成缺手缺腳、無頭無臉的鬼怪來嚇他,他都無動於衷。他“以無對有”,他豁達無懼,他的心境裏沒有這一切的鬼怪,所以再恐怖的景象,他也能不為所動。因此,恐怖時可看出一個人的心境。
人生的閱曆,要從觀人、觀事裏獲得;人生的道德修養,則要在反觀諸己的功夫上增加,所以觀人之餘,更要觀己。孟子對齊宣王說:“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可見觀人容易觀己難。
·佛光菜根譚·
觀操守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饑疲時,
觀度量在喜怒時,觀鎮定在震驚時。
心眼
慈惠法師自普門寺出來,一個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從後頭拉住慈惠法師的衣角,囁嚅道:“法師,你給我100元好嗎?”由於社會亂象叢生,詐騙事件時有所聞,慈惠法師不勝疑惑。還未回神,小學生又說:“媽媽今天不在家,老師要我們交作業材料費,我需要100元。”慈惠法師看著小學生額頭沁著汗珠,漲紅的臉蛋流露出一股殷切期待的模樣,心想:“或許他真的需要這100元吧!”於是掏錢給他。一個多月以後,一位穿著現代的母親領著孩子到普門寺找慈惠法師。見麵時,母親開口道:“師父你認識他嗎?”慈惠法師回答:“抱歉,我不認識。”這位母親熱絡地握著慈惠法師的手說:“我因為出國,忘記留錢給孩子,聽他說有一天學校要交作業材料費,需要100元,是師父你給他的。我是個公教人員,沒什麼可以表達我的謝意。聽說你正在籌辦佛光大學,就以10萬元讚助你辦大學,聊表心意吧!”
常聽人說:“某人大小眼,待人有好壞心。”一般講,這是很正常的事,你有條件,他尊敬你,自然用大眼看你;你沒有條件,做人又不好,自然要用小眼看你。
大眼看你,你很偉大;小眼看你,你很渺小。大小眼看人,之所以被人詬病——主要是怪你不識人。有條件的人,你輕視他,就會說你大小眼;不上台麵的小人物,因為有錢,或者跟你套交情,你就種種嗬護,這種大小眼就惹人非議了。
除了大小眼看人以外,心裏想人,用善心看人,用惡念看人,心與境本來就很容易相應。你是正人君子、偉大人物,他當然要用善心看你;你是卑劣小人,油腔滑調,他當然要用惡意待你。隻是你認為的正人君子,也許是你看錯了;你覺得他是卑劣小人,也可能是你太過主觀認定。所以你的善心、惡念,也會遭人批評。所謂“慧眼識英雄”,“善心”才有平等法,所以心眼如何,就有待公評了。關於“心眼”,試說如下:
一、處世不要小心眼。做人都要和人接觸,所謂待人處世,不可以疑忌,不可以小心眼。有人批評說“狗眼看人低”,如果用小心眼看人,每個人都不健全。所以說用佛眼看眾生,一切眾生皆是佛;用盜賊的眼光看人,世人都像是盜賊。看人都是佛,太高估了他;看人都是盜賊,也太小看了他。最好用人來看人,是君子的,要看他是君子;是小人的,就看他是小人。但是也不必形之於色,中國人的處世之道講究忠厚。如《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韓愈說:“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實乃所見者小也。”小心眼處世,處處防人,處處苛刻,實非處世之道。
二、涉世要多個心眼。有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常常為人所騙,經常上當吃虧,所以初入社會,涉世未深、經驗不足,應該多一個心眼。現代的社會,人心不古,尤其一些沒有社會經驗的人士,跟人合夥遭人拐騙,跟人共事遭人暗算。一般人都說“上當學乖”,吃虧能多學得一些經驗,每一個成功的人多少都有一些吃虧上當的經驗。能多一些心眼,凡事不要一廂情願,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探討,這是涉世應該注意的事。
三、待人不可壞心眼。人是群居的動物,在家裏有家庭的分子,到公司機關有公司機關的同事,在社會上有各種職業、各種身份的人士,我們總應該要與他們相處、互動。待人重要的是不可存著壞心眼,不要自恃自己聰明,以為我心中想些什麼、眼裏看些什麼別人不知道。其實,壞心眼很容易被人識破看穿,所以做人寧可自己吃些虧,如憨山大師說“吃些虧處原無礙,讓他三分有何妨”。好心還是會有好報的。
四、感情不要死心眼。人是有情眾生,對親人的感情、朋友的感情,都還容易處理,唯一就是男女兩性之間的感情比較難以處理。尤其當某一方對感情執著不舍,所謂“死心眼”,硬纏不放時,會帶來很大的麻煩。對治“死心眼”,要用“慧眼”,有了慧眼就不會執著,有了慧眼就能多方麵觀照,有了慧眼不但能看清自己,也能看清對方,所以吾人應該把“心眼”轉化為“慧眼”。
·佛光菜根譚·
為人要有品德,做事要有品質,
立業要有品格,生活要有品位。
小心眼
從前有一位長老譽滿士林,可惜用腦過度,血氣運行不順,日夜兩腳如冰。他有兩個弟子,篤誌修學,緊隨師父,不離左右,師父為弟子講學時,弟子則為師父按摩。兩名弟子各按摩一隻腳,但是兩人常常相互嫉妒對方,隔閡也越來越大。一天,甲因為有事外出,乙想毀壞甲的功績,竟將甲平時為長老按摩的腳打斷。甲回來一看,不禁痛哭,認為乙狠毒,實在難以饒恕。等到乙出去的時候,甲也把乙所負責按摩的腳照樣打壞。由於徒弟的小心眼,卻讓長老身受其害。
社會上,小心眼的人很多。小心眼是人類的劣根性,見不得別人好,不容易容納異己的存在,而且歡喜跟人比較、計較,所以就被人譏為“小心眼”。小心眼的人因為不能“宰相肚裏能撐船”,他隻是計較、自私、執著,所以永遠看不到別人的好。反之,一個有度量、有包容心的人,自然不會小心眼。以下試說“小心眼”的特征:
一、不能看遠。小心眼的人沒有遠見,看不到未來,隻想到現在;現在他不喜歡你、看不上你,因此不會想到將來因緣難定,可能有一天他會需要你。由於他看不到未來,沒有培植因緣,因此失去了許多未來成功的因緣。反之,如果能夠看得遠,知道將來我可能會需要你,未來我們可能會有攜手合作的機會,將來你可能會給我助力,也許就不會小心眼了。
二、不能看好。小心眼的人不能把別人的長處、優點看出來,他總是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甚至即使看出別人的好處、優點,他也會刻意醜化、矮化,所以在他的心目中不容易承認別人比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