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祖籍廣東東莞,字元素,號自如。“煥”,是火光,是明亮顯赫、光彩輝煌的意思;“素”是直率的質樸,是自然的本性。

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揮灑自如的作風,的確是人如其名。他有巨大的勇氣,和敵人作戰的勇氣,道德上的勇氣。

他衝天的幹勁,執拗的蠻勁,剛烈的狠勁,在當時猥瑣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顯得突出。

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鋒銳絕倫、精剛無儔的寶劍。當清和升平的時日,懸在壁上,不免會中夜自嘯,躍出劍匣。在天昏地暗的亂世,則屠龍殺虎之後,終於寸寸斷折。

他轟轟烈烈的戰鬥,但每一場戰鬥,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劇結局。

他少年時便以“豪士”自許,喜歡旅行。他中了舉人後再考進士,多次落第,每次上北京應試,總是乘機遊曆,幾乎踏遍了半個中國。

最喜歡和好朋友通宵不睡的談天說地,談話的內容往往涉及兵戈戰陣之事。他為人慷慨,富於膽略,喜歡和人談論軍事,遇到年老退伍的軍官士卒,總是向他們詢問邊疆上的軍事情況,在年輕時候就有誌於去辦理邊疆事務。

明朝製度,每三年考一次進士,會試在二月初九開始,十五結束。三月初一廷試。袁崇煥於萬曆四十七年在北京參加廷試而中進士。楊鎬於該年二月誓師遼陽,三月間四路喪師。

新中進士和大戰潰敗這兩件事在同一個時候發生,袁崇煥這個向來關心邊防的新進士一喜一憂,心情一定很複雜。他那時在京城,當然聽到不少遼東戰事的消息。

他中進士後,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去做知縣。天啟二年,他到北京述職。他平日是很喜歡高談闊論的,在北京和友人談話時,發表了一些對遼東軍事的見解,很是中肯,引起了禦史侯恂的注意,便向朝廷保薦他有軍事才能,於是獲升為兵部職方司主事。

袁崇煥任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貞大軍在廣寧覆沒,滿朝驚惶失措。於是北京宣布戒嚴,進入緊急狀態。就在這京師中人心惶惶的時候,袁崇煥騎了一匹馬,孤身一人出關去考察。

兵部中忽然不見了袁主事,大家十分驚訝,家人也不知他到了哪裏。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詳細報告關上形勢,宣稱:“隻要給我兵馬糧餉,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關。”

朝廷聽他說得頭頭是道,便升他為兵備僉事,派他去助守山海關。袁崇煥到後,當即大張旗鼓、雷厲風行的進行築城,立了規格:城牆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牆牆址廣三丈,派祖大壽等督工。

袁崇煥與將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當他們是家人父兄一般,所以築城時人人盡力。次年完工,城高牆厚,成為關外的重鎮。這座城牆是袁崇煥一生功業的基礎。這座城牆把滿清重兵擋在山海關外達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是吳三桂把清兵引進關來,不知道還要阻擋多少年。

滿清於天啟六年正月大舉渡遼河攻寧遠,兵十三萬。二十三日攻抵寧遠。袁崇煥和大將滿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祖大壽、何可綱等,集將士誓死守城。袁崇煥刺出自己鮮血,寫成文告,讓將士傳閱,更向士卒下拜,激以忠義。全軍上下在他的激勵下人人熱血沸騰,決心死戰。

努爾哈赤大舉攻城。成千成萬的辮子兵衝到了城邊,突然之間,城頭舉起千千萬萬火把,矢石如雨般投下城去。戰事越來越激烈,寧遠四周十餘裏的城牆牆腳已被挖得千孔百瘡,眼看城破在即,袁崇煥不能再泰然自若了,親自搬石來堵塞缺口,連受了兩次傷。部將勸他保重。

他厲聲道:“寧遠雖隻區區一城,但與中國的存亡有關。寧遠要是不守,數年之後,咱們的父母兄弟都成為韃子的奴隸了。我若膽小怕死,就算僥幸保得一命,又有甚麼樂趣?”撕下戰袍來裹了左臂的傷口又戰。將士在他的榜樣之下,人人奮勇,終於堵上了缺口。

二十五日清兵又猛攻,袁崇煥督將士死戰。清太祖努爾哈赤也受了傷。血戰三日,清兵損失慘重,終於不得不下令退兵.努爾哈赤對諸貝勒說:“我自二十五歲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甚麼單是寧遠一城就打不下來?”心中十分惱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