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昔年種蒺今收瓜(1 / 2)

“哈,哈,王,王夫子您小心!”眾學子廢了好大力氣,才強忍著沒有哄堂大笑。但是在肚子裏,卻對王修愈發的鄙夷。

然而鄙夷歸鄙夷,大夥心裏卻非常明白,王修所做所為,放到太學外邊,恐怕再正常不過!

常言道,雪中送碳者少,錦上添花者多。今天皇帝那句“朕要親自酬謝他的功勞”,已經等同於當眾宣布,劉秀飛黃騰達在即。有心人若此刻不來拉關係,套近乎,更待何時?

果然,不出大家夥兒所料。王修前腳剛走,後腳,便又有另外兩個平素指點過劉秀學問,但遠遠稱不上盡心的“公車”,聯袂前來拜訪。話裏話外,不住地提醒劉秀,“苟富貴,勿相忘”。劉秀無法當麵拒絕,隻能連連點頭。直到把脖子都點酸了,這二人才心滿意足地告辭而去。隨即,第三波和第四波客人就不請自來。

於是乎,當晚劉秀的寢館,竟比過年時還熱鬧的十倍。足足折騰到了後半夜,才不再有“貴客”登門。他被累得筋疲力盡,草草洗漱了一下,立刻進入夢鄉。第二天早晨起來,兩隻眼眶都黑了大半圈兒。

帶著他同車前往皇宮的太學祭酒劉歆見狀,少不得又嘮叨了一路。等師徒兩個來到皇宮門口,負責通傳的宦官看到劉秀精神萎靡,也立刻皺起了眉頭。好在召見劉秀師徒的安排,乃是皇帝王莽昨日親口所定。上上下下無人敢節外生枝,才避免了有人趁機借題發揮。

饒是如此,等輪到劉歆(秀)和劉秀師徒倆覲見的時候,也到了差不多正午。曾經在誠意堂內替皇帝頒發獎賞的歐陽公公,親自將劉歆(秀)和劉秀師徒兩個,帶進了未央宮。然後又在青磚鋪就的甬道裏,走了足足有一刻鍾之久,才來到了宮內的一座小門兒前,將二人又交給了另外一名姓胡的年青宦官。

”怎麼好像沒睡醒一般?難道太學裏,沒有教你麵聖之前要養足精神麼?”胡姓太監雖然年紀不大,脾氣卻不小。看劉秀精神萎靡,麵色灰敗,立刻皺起眉頭大聲嗬斥。

“中涓有所不知,此子昨天聽聞陛下要召見,立刻惶恐難安。從中午一直到下半夜,都在反複練習麵君時的禮儀。故而,故而,精神頭難免有些不足!”唯恐劉秀反應慢說錯話,祭酒劉歆(秀)搶先一步,笑著回答。同時用手悄悄地推了一下劉秀的後背,示意他主動向胡姓太監行禮。

劉秀向來分得清楚人心善惡,立刻躬身下去,長揖及地,“啟稟中涓,學生,學生昨天高興過了頭。所以,所以一宿都沒睡著。失禮之處,還請您老幫忙在聖上麵前陳說一二!”

“順子,此子在太學裏連續三年大考,都未出前十。隻是見識少了些,乍蒙陛下垂青,方寸大亂!”歐陽中官早就得到了劉歆(秀)的好處,也笑嗬嗬地在旁邊幫忙分辯。

胡姓宦官是何等機靈的一個人,見太學祭酒劉歆(秀)和自家同僚都主動替年青人開脫,立刻就換了一幅麵孔,笑著點頭:“哦,原來是高興得一宿都沒睡著覺!不奇怪,一點兒都不奇怪。不止是他一個,很多地方官員來長安麵聖,也經常惶恐得徹夜難眠。來吧,跟上咱家。你們師徒兩個走快些,不要東張西望!”

“多謝中涓!”劉歆(秀)和劉秀師徒齊聲道謝,邁開小碎步,緊緊跟在了胡姓宦官身後。

劉歆(秀)出身於顯貴之家,其本人在前朝成帝時,就曾經多次受到過召見,對皇宮內部一點兒都不陌生。因此,無論是走到什麼地方,都泰然自若。而劉秀,卻是個不折不扣地百姓家孩子,在來長安求學之前,連縣衙裏邊什麼樣都沒看過,更何況是皇宮?因此,走著走著,就感覺到有一股雄渾之氣,穿透了自己的外袍,皮膚,再透過血肉骨骼直撲心髒。

這是他祖先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裏邊的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隱約都帶著某種神聖的氣息。掠過屋簷的北風,和冰麵下的流水,似乎也在發出喑啞的呼喚。呼喚著深藏於他靈魂深處的驕傲,還有深藏於血脈深處的尊嚴。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不知不覺間,劉秀的上下牙齒就開始相撞。心髒狂跳,手臂和大腿上的肌肉,也開始不停地顫抖。

有了先前那段說辭做鋪墊,胡姓宦官還以為他是人小膽怯,立刻故意放緩了腳步,笑著衝他點頭。劉秀禮貌地拱手道謝,心裏卻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因為緊張而顫栗,更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某種說不清楚,也不能宣之於口的理由。

長安原本是秦朝一個鄉,大漢高祖五年,丞相蕭何奉命,在一片廢墟之上築城。大漢高祖七年,造未央宮。同年大漢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高祖曾經親曆秦末戰亂,因此給借用長安鄉的名字,將都城也取名為長安。寓意,長治久安!

隨後,大漢文帝,大漢景帝、大漢武帝,都多次增築城牆和皇宮。前後經曆了近百年時間,才將長安城和大漢皇宮,打造成了現在的規模!

景帝的第六子,受封長沙王。隨後依照推恩令,長沙王的兒孫不斷被消減爵位,到了第四世,隻能做個縣令。第五世,就是劉秀和他的兩個哥哥,都變成了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