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與書為伴氣自華(2 / 2)

然而知道歸知道,卻是誰都不會替地痞們喊冤。首先,那些隻懂得坑蒙拐騙,行事欺軟怕硬的地痞流氓著實個個死有餘辜。其次,“西城魏公子”原本就不是什麼好鳥,殺他乃是為民除害。對於這樣的大俠,眾人保護還來不及,吃飽了撐的才會支持官府對其窮追不舍!

地痞們被處決的那一天,朱佑特地跑去看了一回熱鬧。回來之後,在夥伴們麵前口若懸河,將十幾個地痞流氓在法場上被嚇尿了褲子的醜態,描述得活靈活現。鄧奉嫌他出去看熱鬧時不招呼自己,故意嘲笑他不務正業。朱佑卻搖著頭,大聲道:“非也,非也,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第一,世間諸事,皆可修身。光知道埋頭苦讀,難免會讀成書呆子。第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看了那些地痞流氓的下場,就會在心裏告訴自己,這輩子千萬別活成那樣的人。平素恃強淩弱,看上去威風八麵。事實上卻是別人眼裏的一隻土狗,用的著時驅趕著四下亂咬,用不著時,立刻抓了下湯鍋!”

“呸!就你理由多!”眾人聽罷,一個個搖頭撇嘴。但內心深處,卻愈發地警醒。這世道,如果不能出人頭地,就會變成砧板上的魚肉,官府時不時來割一刀,豪門家奴時不時來割一刀,地痞流氓再時不時來割一刀。三割兩割,就會被分吃個幹淨,根本甭指望誰會手軟,誰會替你主持公道!

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地位,並且有了努力方向之後,四名少年讀書愈發用功。非但儒門五經研讀不倦,對於其他館藏各家經典,隻要感覺有興趣或者認為日後對自己有用的,也謄抄、背誦、揣摩,務求窮其本意。說來也怪,四人把心思都放在了讀書上,根本沒時間去跟同學往來。結果,非但未曾被同學們視為異類,身邊的朋友,反而越聚越多。

有的人,如綠帽師兄蘇著,還有一個名叫周昌的紈絝子弟,是出於誤解,認為劉秀的背景深不可測,所以才有意跟他親近;有的人,是出於精明,認為劉秀、鄧奉、朱佑、嚴光四兄弟如此努力,並能持之以恒,未來的前途必然非常可期,所以才提前開始結善緣。有的人,是受了四兄弟的照顧或者恩惠,如鄧禹、牛同等,感激之餘,自願追隨。但是,更的人,則完全出於佩服、欣賞或者投緣,覺得跟四兄弟在一起時,總有說不完話題,永遠不用擔心被欺負,遇到學業上的疑問,也總是能群策群力,快速找出最恰當答案。

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太學裏便傳起了“書樓四俊”的名號。同齡或者臨近年齡的學子,都知道,有四個經常在藏書樓中打雜的同窗,學業出色,人品可靠,並且個個古道熱腸。相比之下,什麼“長安四虎”,“鳳巢五霸”,“北城七雄”之類的綽號,反而沒多少人再提了。即便偶爾談到,大多數學子臉上也立刻寫滿了鄙夷!

如果您覺得《劉秀嚴光》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1/51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