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長安居,大不易(1 / 3)

魏征還沉浸在跟一群壞小子的插科打諢之中不能自拔,馬上要走了,以後再想喝高昌的葡萄釀就沒那麼方便了。

而且溫室的菠菜剛剛生長完畢,此時正一口高昌葡萄釀,一口菠菜的快樂朵頤。

見羅雲生要看看涼州城,自然歡樂的擺擺手。

畢竟這馬車雖好,但是喝著酒,吃著飯,再加上搖晃,很容易暈車。

到了他這個年紀,他可很愛意身體。

能晚走一會兒是一會兒,至於羅雲生他們這幫子小年輕的心思,魏征也不會在乎,他們小年輕心裏想什麼,到了他這個年紀,早就看透了。

李君羨則明顯愣了一下,然後點點頭,薛仁貴和騎卒們策馬跟上。

羅雲生朝著後麵的騎卒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了一絲苦笑。

雖然說,涼州的戰事也好,吐穀渾的戰事也罷,都是以大唐的無往不利為結局,但是連番大戰下來,大唐兒郎衝鋒陷陣,怎麼會沒有損傷。

此時回頭望去,那些從長安陪伴自己來的衛士,以及家將部曲,已經十不存一。

果然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是一句虛言。

自己這還是連戰連捷,將士們都是這幅慘象,若是打幾場敗仗,豈不是更加悲苦?

而且在場的將士們,哪怕是好活著的,也有很多落下了殘疾。

羅雲生打眼望去,缺胳膊少腿的,比比皆是。

但是他們的腰板挺得筆直如鋼槍,胸膛高高的,如同山巒。

朝陽如火,照映在這群百戰餘生的戰士甲胄上,鍍上一層金色的霞光,仿佛從雲端落入人間的威武天兵。

涼州城外,全城官員百姓靜靜地站在當初的戰場上,黑壓壓的一片,不見首尾。

羅雲生心裏很清楚,這都是鐵一般的漢子。

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維持住了大唐的威嚴。

崔雄等人紛紛策馬迎了過來。

羅雲生下了馬,崔雄與他互相行禮。

“觀風使今日啟程回長安,涼州的父老鄉親都想來送送你。”

羅雲生向前兩步,朝百姓們躬身一禮:“多謝父老。”

黑壓壓的人群整齊劃一地躬身還禮。

羅雲生轉過身,看向了崔雄說道:“我還是要看看將士們的。”

“大人請!”崔雄知道,羅雲生所言的將士們,是那些為大唐戰死的將士。而且不管別人心中如何做想,崔雄是真心感激羅雲生的,如果沒有羅雲生,別說是今日的崔雄,便是昨日的崔雄也已經死了。

而且羅雲生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他帶來功勳,還有數不盡的金錢。如今的崔家,誰敢不高看崔雄一眼?

所以羅雲生雖然走了,但是聯係不會斷。

蕭瀟嶽等一幹跑到涼州發財的商人們,早就捐款為那些陣亡的將士們,立下了石碑。

當初的戰場,因為涼州發展的原因,已經收拾完畢了。

唯獨留下了一個高大將近十丈的石碑。

石碑上鐫刻著銘文,詳細的記載著涼州之戰的每一個細節,吐穀渾之戰的每一個故事,下麵刻著一個個勇士的名字。

這些人是當之無愧的大唐勇士。

羅雲生努力的將每一個人的名字和自己腦海中的容顏對起來。

索性自己的記憶不算太差,腦海中很快便浮現出一個個鮮活的麵孔。

可如今他們已經成為一具具屍骨,一個個冰冷的名字。

風吹在羅雲生的身上,沙子在拍打他的臉頰,但是他感覺不到冷,也感覺不到痛,他知道這是勇士們再與自己告別。

可憐無定河邊骨,夜深仍是夢中人。

可能在長安深閨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姑娘還在等待他們的男人歸來吧。

石碑立在風沙裏紋絲不動,默默守護這片荒涼的孤城。

羅雲生靜靜呆立許久,忽然麵朝石碑跪下,端端正正行大禮。

身後,崔雄,薛仁貴等人也紛紛跪下。

百姓人群裏,忽然傳出幾聲壓抑的哭泣,隨即人群紛紛拜倒塵埃,人群裏,哭聲漸漸喧囂起來,此起彼伏不休。

“涼州的父老鄉親拜別羅觀風使!”

羅雲生轉過身,麵朝涼州百姓下拜還禮,抬頭時,眼眶已發紅。

起身,羅雲生轉頭望向涼州城牆,道:“仁貴,咱們沿城牆走一圈。”

“是。”

薛仁貴一招手,騎卒紛紛上馬,薛仁貴拿過一麵大唐軍旗,旗幟在風沙中招展搖擺。

環視身後的百姓們,薛仁貴吐氣開聲喝道:“列隊!將軍巡城!”

百餘位血戰餘生的老兵簇擁著羅雲生,眾人騎馬沿著城牆緩緩繞行。

狂風卷起漫天塵沙,大唐的軍旗迎風獵獵作響,向天空發出了傲然的怒吼。

隊伍離城很遠,回首仍能看到涼州的輪廓。

玉兒騎在馬背上,回頭看了看漸行漸遠的城池,指著那座大漠裏的孤城忽然道:“夫君,百姓們還站在城門外送你呢,他們在感你的恩德,是你守住了這座城……”

羅雲生沒有回頭,離別總令人脆弱,他不忍回頭。

“我守住的不僅僅是這座城……”羅雲生淡淡地道。

“還守住了什麼?”玉兒好奇地問道。

羅雲生笑了笑,搖頭不語。

還守住了什麼?

守住的,是心裏的良知,勇敢和擔當,在這些可貴的人性幾近崩塌時,這座城把它們拉回來了。

到如今羅雲生都無法想象,如果當初自己沒有守住涼州,整個大唐的西北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大唐很強,強到可以隨意征伐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