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長安封賞無他名(2 / 3)

聽聞長安二字,袁天罡也一臉的感慨,“是啊,長安,那是我大唐的瑰寶,我也好久沒回去了。”

羅雲生看得出來,袁天罡雖然是方外人士,但是對於唐人這份身份,卻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但話音剛落,袁天罡又說道:“貧道昨日也曾經跟大人說了,有一樁俗事纏身,怕是無法與您一通回歸長安了。”

羅雲生眨了眨眼,一臉疑惑的問道:“道長,再往前走,那是西域更深處了,莫非您要去高昌過喝葡萄酒不成?”

袁天罡笑道:“出家人怎麼會在乎那些俗物。不過確實也是俗事。昔日遊覽四方,我曾經結交了一些草原上的朋友,許久未見了。”

羅雲生好奇道:“草原上的朋友?您莫非要跟唐玄奘一樣,偷偷摸摸出關不成?道長我跟您說,小子雖然與您關係不錯,但是這通關文牒卻給不了你,犯大唐律的事情,咱可不敢做。”

袁天罡笑道:“何至於犯大唐率,是突厥的阿史那飛鷹部羅的首領,貞觀二年,我曾經與你首領阿史那驍豹偶遇,那家夥救過我的命,聽我念過經,也很崇敬我們中原文化,此行的目的便是去尋他們,看看他們的變化,勸道他們在大唐的治下,好好的生活。”

“突厥各部落臣服大唐不易,老道雖然是化外之人,但是能做一番善舉,也是要做的。”

道長說著說著,笑了起來,表情很回味,臉上的笑容很溫暖,看來他跟阿史那豹驍確實有一段不淺的淵源。

可是羅雲生的臉色卻逐漸的變化了。

這個世界很大,達到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走出縣鎮,一輩子無法領略世界的風情。

可這個世界又非常小,小的隨便兩個人都能產生聯係。

當然,這種聯係不是羅雲生希望見到的。

在他看來,這個世界的人部分絕對的好壞。

可能在阿史那部落的子民看來,他們的族長阿史那豹驍,是帶領他們反抗大唐暴政的勇士。

但是在羅雲生的眼裏,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叛徒,就是他聯合了吐穀渾,進攻涼州城,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數千將士的性命,永遠埋藏在這裏。

甚至羅雲生自己,都差一點被箭矢奪走了性命。

對於羅雲生來說,阿史那豹驍這個家夥,沒能力,不識時務,還偏偏有太大的野心。

這種死了,也就死了,自己不會在乎他一分一毫。

然而這種人,對於袁道長來說,卻不一般了,這是他草原上的信徒,他的救命恩人,他希望用自己的信念去改造的對象。

袁道長很講究效率,將一大疊稿紙交給羅雲生,然後他哪裏知道,其實羅雲生他們早就研製出來了火藥,隻是希望他能改進配方而已,希望他能創新出新的東西來而已。

道長很認真的對羅雲生說道:“大人,您所言的火藥,我已經有一定的思路了,待研製成功,一定會交給您的。”

說完便要走,仍然拿著拂塵,一個人瀟瀟灑灑的趕往阿史那飛鷹部羅的方向。

羅雲生猶豫了許久,在袁道長離去的那一刹那,忽然咳嗦了一聲,止住了道長的腳步。

“道長,您還是別去了,西域的戰事剛剛結束,路上也沒有您想象中的那麼太平,萬一有什麼亂兵賊寇,傷了您可就麻煩了。”羅雲生的表情有些尷尬,甚至於勸人的話,說的都很假。

道長笑著說道:“縣子您不知道,人人都盼著有來世,便是賊寇也不肯輕易對我們這些道人動手的!況且,您別看老道年邁,但是腿腳很不錯,三五個毛賊,也是近不了身的。”

看著道長仍然是一臉即將看見舊友的喜悅,羅雲生不準備繼續隱瞞下去了。

思索了片刻,終於決定實話實說,這種事情隱瞞不住的。

“道長,實不相瞞,阿史那飛鷹部羅已經消失了,滅掉他們的正是小子,至於阿史那豹驍,更是魏征相爺親自監斬的。”

這句話仿佛一道霹靂忽然出現在袁天罡的耳畔。

盡管老道長一把年紀,見過不知道多少風雨,依然忍不住身體猛烈的顫抖。

羅雲生一臉遺憾的看著他,阿史那豹驍該死,他的解決從他背叛大唐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不管他做過什麼好事,又是誰的朋友。

可是眼前這位雲遊四方,一心求道的道長,他的那顆純潔的赤子之心,羅雲生是無論如何都不想傷害的。

這個世界想要找一個純粹的人,實在是太難了。

袁天罡失魂落魄地呆立不動,目光落在羅雲生臉上。卻仿佛失去了焦距般空洞無神,久久不發一語。

、“道長,您知道的,國法無情,阿史那豹驍犯了唐律,便是大羅神仙來了,我也要滅了他的。”

袁天罡回過神,神情哀傷地搖搖頭,兩行渾濁的熱淚從眼中滑落。

“是貧道過於追求長生之法,卻忘了身邊兒人,當初如果我留下,教化他們的部落,也不至於落得今日的田地。敢問大人,這阿史那豹驍,到底犯了何等唐律,要您親自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