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賞罰分明(2 / 2)

這使羅雲生在忠唐軍中的威望大大提升。

然而羅雲生的後半段命令,卻使大部分忠唐軍士卒麵麵相覷。

什麼?殺掠吐穀渾民?他們忠唐軍的士卒殺掠吐穀渾民?

這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忠唐軍的士卒大多數是吐穀渾人,既然是吐穀渾人,又怎麼會在這片吐穀渾國境內做出奸辱、搶掠、殺人這等惡行呢?

可是打探得知的結果,卻使大部分的忠唐軍士卒麵麵相覷:原來他們吐穀渾人中,還真有那種該死的雜碎。

他們簡直難以接受:唐人都不曾迫害他們吐穀渾國的百姓,卻反而是他們的同胞,罔顧故國之情,做出了那般醜陋不恥之事。

這讓他們的心情無疑變得很複雜。

而在這段小插曲過後,唐軍便迅接管了整座城池,此時柏海一族早已投降,羅雲生也並未殺害他們,隻是收繳了他們的物資,並給了一部分路費,勒令他們即刻遷至大唐。

而另外大部分,羅雲生便叫趕運馬車的隴右兵迅地裝車,運至百穀城,待等日後運往大唐。

至於那些柏海一族的家奴、田農們,羅雲生則宣布以往的契約作廢,叫這些人亦遷往大唐。

但不可否認,由於個別的忠唐軍士卒在彭城內所做的一些不恥之事,這座城池內的吐穀渾人們,並不是很信任這支吐穀渾人與唐人混編的軍隊。

而這個時候,軍師亦早已攻克下一座名王所建造的小城池。

“什麼,觀風使準備給我們忠唐軍發放軍餉?”

在拓跋木奇的軍師攻克了新城之後,正準備繼續揮師往東的時候,他收到了後方傳遞過來的情報。

不得不說,這個莫名其妙的優惠待遇,讓軍師覺得有些納悶,直到他問起事情經過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觀風使是想更改掉吐穀渾人戰後肆意殺掠的惡習。

恍然之餘,軍師針對羅雲生對那些做出惡行的忠唐軍士卒的懲罰,在心中給予高度的讚賞。

軍師是吐穀渾老一輩的貴族出身,在他心中也存在著鮮明的等級觀念。

因此,說實話他並不在意羅雲生麾下的唐軍在此番進軍吐穀渾國時殺死多少吐穀渾人,因為地位越高的貴族,他們更加在意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利益,並不怎麼在乎其他吐穀渾人。

但不可否認,羅雲生以及他麾下唐軍的素養,讓軍師不由有些吃驚。

他不禁感慨,唐國能夠有如今大國的為師,是跟他們的素養離不開的。

而最讓軍師感慨的,還是羅雲生對待那些做出惡行的忠唐軍的懲戒方式,誠可謂是賞罰分明。

相信如此一來,那位觀風使在忠唐軍中的威望必定大為提升

軍師暗暗估計著。

而事實證明,他的猜測毫無偏差。

當忠唐軍的士卒們得知那位唐國的觀風使為了杜絕類似柏海一族城內那醜陋的惡行再次生,決定給予忠唐軍全體兵將軍餉時,幾乎所有的忠唐軍兵將都為之歡呼。

要知道在吐穀渾國,軍餉那是一個極其陌生的詞彙,別說一般的吐穀渾兵,哪怕是似軍師、拓跋木奇這些將軍們。又何嚐領到過什麼軍餉?

哪個不是在攻克城池後,瓜分敵城的財富?

從這點上看,羅雲生似乎斷了忠唐軍眾兵將的財路,但對此後者卻無什麼不滿。畢竟羅雲生也相應地給予了補償:軍餉,以及戰後的賞賜。

在這兩者的利誘下,忠唐軍的士卒們決定舍棄掉曾經的惡習。

畢竟眼下攻打的,那可是他們吐穀渾國的城池,難道要學那些個此刻已被剔除軍籍的家夥們一樣。為了一點小錢,搶掠自己本國的百姓,然後被那位賞罰分明的唐國觀風使剔除出軍隊?

反正也有軍餉,還有戰後的封賞,用這些錢足以養活家人,又何必做出那等不恥之事呢?

還別說,如今忠唐軍上下,誰不在大罵著那些個搶掠、殺害自己本國百姓的原忠唐軍士卒?雖然保不定他們其實也想過,但是在如今這個大風向麵前,沒有一個人敢提出異議。

“請覆觀風使。我等必定會約束麾下士卒,絕不使再有類似的事生,請觀風使放心。”

“好的,小的即刻稟觀風使。”

拓跋木奇派來通知軍師麾下忠唐軍大部隊的傳令兵,在軍師信誓旦旦的保證下恭敬地告辭離開,將軍師的反應傳給了羅雲生。

說實話,對於軍師,羅雲生十分放心,畢竟軍師是一個有野心並且很聰明的人,他在乎的是他和拓跋木奇日後能否在羅雲生的支持下,安穩地在唐國立足,最好能混入大唐軍方,掌些兵權,否則。又豈會不遺餘力的替羅雲生攻打那些名王,而他本身卻絲毫不趁機取城內的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