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新形成的風水理論十分繁雜,總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流派。一是江西派稱為形勢派,也叫巒頭派;二是福建派稱為理氣派,也叫宗廟派。
江西派肇始於贛州楊筠鬆、曾文迪、賴大有、謝子逸等著名宗師,其專以山川的起止為主體,以龍、穴、砂、水、向相配為內容。楊筠鬆,名益,尊稱楊公,是竇州人,擔任掌管靈台地理的官職,被封為金紫光祿大夫。黃巢起義攻陷長安時,楊筠鬆攜帶皇宮中的風水禁書《玉函經》秘本逃隱民間。後來他著有《疑龍經》、《撼龍經》、《葬法十二杖》、《青囊奧語》等。為風水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青囊奧語》一直被推崇為至寶。楊筠鬆也被尊奉為一代風水祖師,又因為他常常通過陰陽宅風水轉變人們的氣運,後世也稱他為楊救貧。
理氣派也叫宗廟派,主要是從時間和空間上考察人體與地理、氣候、地極、磁波等變化的關係。此派在實踐中總結出形勢為體,理氣為用,體用結合的道理。
除了上述兩派之外,當時,風水在西北也很盛行。敦煌一帶有許多風水師,當地流傳一本《諸雜推五勝陰陽宅圖經》,書中提出了房屋向陽、居高、鄰水的風水原則。
宋朝時,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風水大師,如陳摶、吳景鸞、傅伯通、徐仁旺、鄒寬等,風水學開始對全國上下產生進一步的影響。宋徽宗就曾經依風水師的指點,將皇宮西北方位的地勢墊高,以求多子。不隻帝王將相講究風水,普通百姓對其也十分重視。比如,南宋朱熹的《朱子家禮》就記載了百姓在下葬死者時的講究。其中包括家裏有死者時,家人會先把下葬位置選好,三月後才選吉日下葬等。
四、明清時期
到了明、清時代,風水術開始泛濫。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今南京),為都城的風水花費了不少心思。金陵城外的群山都麵向城內,有朝拱之意,隻有牛首山和太平門外的花山,背對城垣,獨無拱衛之意,朱元璋為此悵然不樂。傳說他命刑部官員帶著刑具,將牛首山痛打一百棍,又於形象如牛首的地方,鑿石數孔,用鐵索鎖轉,強使山的形勢向內。又讓人在花山肆行采樵,不讓有蒼翠的生機,以免影響京城風水。
後來,明成祖朱棣把都城遷到北京。在營建北京城的過程中,始終是按照風水理念進行的。如天壇圜丘西北有座坐西朝東的齋宮,其朝向很特別,與傳統的坐北朝南不一樣。這是因為,當時的人認為,皇帝到天壇祭天,蒼天是父,皇帝是天子,兒子在父親麵前不能坐北朝南,否則就違背了禮製。甚至齋宮的瓦都不能用黃色,而應用綠琉璃瓦,以示對上天的尊敬。
清王朝對陽宅建築也是很講究的。如頤和園的排雲殿就是風水極好的地方。排雲殿的位置處於從佛香閣至“雲輝玉宇”牌樓中軸線的中間,有神物保佑,穩居其中,取太平吉祥之意。殿中大廈上寫著“蕃厘經緯”、“永固鴻基”。殿名是根據風水術祖師郭璞的詩“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中的“排雲”二字命名。排雲殿傍山依水,背靠蒼翠的萬壽山,麵朝碧綠的昆明湖。慈禧太後的六十、七十歲兩次慶壽活動都是在這裏舉行的。
整個明清時代,人們對風水的重視發展到了極點,風水活動遍及皇室、民間。明朝開國時的劉伯溫就是一位風水大師,他對風水學也有很大的影響。明代後期的蔣大鴻對陰陽風水也做出了很大貢獻,在楊筠鬆的基礎上發展了一個新的階段。他所著的《地理辯證》一書,以挨星為理氣的主要內容,為近代風水理論的經典。清末沈竹礽大師又著《沈氏玄空學》,對蔣公的理論作了深入淺出的論述,已被尊為當今風水理論的重要經典。
縱觀曆史,先秦是風水學說的孕育時期,唐宋時期是風水學說的普及盛行時期,明清是泛濫時期。從本質上看,風水學的產生在於實際生活和農業生產的需要,其理論來源於人們長期觀察自然和改造自然地理環境的實踐,因而其理論與應用都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並被證明是科學的。
近年來,隨著國際上對風水的重視以及它的適用性,使風水這門古老的學科煥發出新的活力,我們說當代是風水整合更新時期,應取其精華,剔除糟粕,結合現代自然科學,實事求是地作出科學的評價和闡釋,從而更好地讓其為人類造福。
風水學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經過人類長期的研究和實踐總結後,日漸成熟。直到現在,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