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艾草(3 / 3)

“刺史英明!”司馬夏延,錄事蕭健、胡列,以及七曹參軍,全都躬身稱讚。然而,卻誰都沒有主動上前接令。

不同於刺史吳良謀,他們的官職,要麼是靠真才實學考上來的,要麼是靠紮實的政績,從底層一步步熬上來的。所以,大夥根本無需用腦子去想,也能知道自家刺史所下達的,是一道亂命。

沙彌死裏逃生,早就嚇傻了,根本不用去抓。如果衙門能提供給他們一個地方暫住,哪怕是監牢,他們都會感恩戴德。至於從沙彌嘴裏問出來的情況,肯定都是強盜故意留下的線索,按照那些線索去查,最後結果保證是徒勞無功。

“那就去啊!”吳良謀用力跺腳,連聲催促,“抓了沙彌,問出強盜是誰,住在何處,立刻請都督府發兵剿滅!聖明子在位,海清河晏,豈能容忍盜匪胡亂滅人滿門?”

“啟稟刺史,沙彌已經指證過凶手了。山賊來自白王寨,由四當家齊墨帶著,是要給他們大當家,二當家和三當家報仇!”錄事參軍薑楠厚道,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吳良謀出醜,繼續哭喪著臉彙報。

“白王寨?白王寨在哪?這個名字怎麼聽起來好生耳熟?”吳良謀楞了楞,皺著眉頭追問。隨即,猛地用力拍打桌案,“哎呀,老子,老夫想起來了。白王寨,不是前幾謠傳截殺秘書少監張潛,卻倒黴踢到了大鐵板的那夥山賊麼?帶隊的那三位強盜頭子,不是死在朔方軍手裏麼?怎麼又賴到白馬寺頭上了?!”

沒人回答他的話,連最厚道的錄事參軍薑楠,都無奈地退到了一旁,低頭裝起了啞巴。

且不山賊截殺秘書少監張潛的案子,目前隻是“傳言”,還沒經過官府邸報證實。哪怕傳言為真,將東山白馬寺的案子,與這個案子硬往一起聯係,也不是什麼聰明選擇。

管轄區域內發生一幢滅門案,即便追查不到凶手,最差結果,也不過是讓刺史和縣令的考績難看一些,多花點錢打點,三年任期滿了之後,不耽誤轉任或者升遷。而把滅門案,與截殺在任官員的案子攪在一起,最後結果,就徹底脫離當事者的掌控和預料了。

自打大唐立國以來,強盜截殺在職官員的案件,一共才發生過幾次?哪一次,背後沒涉及到派係鬥爭。而派係鬥爭這種旋渦,向來就不分是非,隻問輸贏。原本無關的人一頭紮進去,運氣就好倒是可能連升三級。萬一運氣差,站隊錯誤,後果可能就是抄家滅族!

“怎麼,老子,老夫錯了麼?”遲遲得不到任何人的回應,吳良謀終於意識到,自己可能了外行話,皺著眉頭,低聲追問。“老夫如果錯了,爾等盡管直言就是。老夫又不會記仇,爾等沒必要裝聾作啞。老夫自問上任一來,該發的錢,一文都沒少過諸位。衙門裏的各種規矩,老夫也都秋毫無犯。你們總得用點心,幫一幫老夫,否則換了別人來做刺史,爾等日子未必比現在好過!”

這話雖然糙了些,卻非常實在。當即,在場眾官吏就開始用眼神快速交流了起來。片刻之後,司馬夏延歎了口氣,緩緩上前,向著吳良謀拱手,“刺史,這事兒,您還是認倒黴吧!能不破案,比破案還好!”

“認倒黴?什麼意思,本官已經夠倒黴的了,還能怎麼認?”吳良謀被弄得滿頭霧水,瞪圓了一雙“無辜”的眼睛追問。

“屬下不能胡亂猜測,隻能假設一下。未必是真的,您就當咱們是在閑話。”司馬夏延猶豫了一下,聲音忽然變得極低,“假設,假設刺史您前來赴任途中,有人買通山賊截殺您。您雖然毫發無傷,過後會咽下這口氣麼?”

“怎麼可能,老子一定要找到買凶之人,將他剝皮抽筋!”吳良謀又用力一拍桌案,咬牙切齒,“否則,誰能保證他沒有下一次?!”

“就是這個道理啊,謠傳跟山賊們死在一起的,有一個和尚,法號了苦。”夏延苦笑著咧了咧嘴,緩緩補充。“而東山白馬寺的住持,法號了難!”

“你是,你是,張少監,張少監冒充強盜報複!”吳良謀雖然官職是買來的,可智商卻不低,立刻瞪圓了眼睛,倒吸涼氣。“——,他膽子可真大。他,他,也對,朝廷到現在,也沒給他個法,換了老子,也得自己討個法出來!”

“刺史英明!”夏延已經盡到了責任,拱手行禮。

“英明有個屁用,老子誰都惹不起!”吳良謀抬手給了自己一巴掌,重重跌回了椅子裏,“算了,你們的對,老子認倒黴!來人,封鎖白馬寺,然後將案子當無頭案上報。老子沒本事追查凶手……”

話到一半兒,他猛地又站了起來,目光如刀子一般盯著麾下眾官員,“凶案現場保護得如何?有人破壞沒有?”

“啟稟刺史,僧人多金。凶案傳開之後,周圍百姓紛紛進入寺內翻箱倒櫃,現場已經淩亂不堪!”司法參軍張寶升咬了咬牙,高聲回應。

“該死!”吳良謀裝作懊惱地拍頭,隨即,又快速追問,“那兩個沙彌呢,他們知道凶手是誰麼?”

“沙彌嚇瘋了,前言不搭後語,供詞不足做為憑據!”錄事蕭健心領神會,在另外一旁高聲回應。

“那就上報吧,本官無能為力了!”吳良謀長出一口氣,再度重重坐回椅子。

“刺史英明!”眾官吏齊聲稱頌,一個個滿臉肅穆,宛若寺廟裏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