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閱兵之前(1 / 3)

隨著閱兵日期臨近,各國駐華外交人員也變得活躍起來。

經過四年多時間,歐美各國公使大都換成了麵孔,例如法國柏卜,美國克萊曼。

日本駐華公使也由林權助換成了對華夏為“了解”幡酉吉。

上任伊始,幡酉吉便開始為對華派遣留學生一事四處奔走,卻總是被簡單-粗-暴-打回票,連個像樣一點理由都不給。幾次抗-議,外交部長展長青給出答複是,幡酉吉對華夏很不“友好”,日本好另派駐華人員。

聞聽此訊,幡酉吉呆若木雞。

華夏外交部官員麵前,他次次鞠躬超過九十度,話都不敢大喘氣,這還不夠友好?

可惜“時代”不同了,日本人好日子過去了,現是華夏人一不二。

你不友好,就是不友好。

日本政府隻得召回幡酉吉,授命芳澤謙吉臨時代理,大本營對“臨時工”芳澤唯一要求,就是絕不能讓華夏再以“不友好”為借口挑刺,必須堅持到下一任駐華公使赴任。

自從被美國強製執行凡爾賽和約,日本海軍名存實亡,明治維時期積累下來家底差不多全被掏空。

對比正飛速發展,逐漸躋身強國之列華夏,日本就像一條行將沉沒破船。

“效仿華夏拯救日本”論調,漸漸占據輿論主流。

原敬內閣提前倒台,曾任日本銀行總裁高橋是清上台組閣。高橋財政工作方麵頗有建樹,先後七屆內閣中出任藏相,作為首相,卻不具備應有魄力。隻因原敬倒台太,不願意放棄權利立憲政友會,實找不出其他合適人選。

西園寺陷入昏迷之後再沒醒來,命懸一線,軍部正陷入混亂,山縣有朋也沒有推舉繼任人員,高橋就算不想往火山口上坐,也會被推上去。

自稱樂派高橋是清,此時此刻,像一個悲觀主義者。

硬著頭皮坐上首相位置,麵對眼前一堆爛攤子,年近七十高橋,唯一念頭就是為什麼不能像西園寺一樣,白眼一番昏過去了事。

如果身殘誌堅牧野得知高橋此刻想法,肯定會熱淚盈眶,知音啊!

就算高橋再不願意,首相職責也必須履行。

一方麵加緊“選拔”駐華公使,另一方麵壓製軍部,絕對不能再被華夏找到借口,發動戰爭。日本沒了艦隊保護,陸軍“不堪一擊”,經曆不起大挫折,沒有第二個北海道給華夏租借。

陸軍部和海軍部也不全是傻子,以前鬥雞似爭軍費,如今陸軍沒炮,海軍沒船,內閣還傳出為了緩和經濟矛盾裁軍消息,就算當兵吃不飽,到底比“失業”強!

雙方有了共識,這個時候鬧得太厲害,實屬不智。

於是,一直鬧得雞飛狗跳軍部突然安靜下來。高橋是清也糊裏糊塗平息了“軍部之亂”,總算讓他對自己“工作”有了點底氣。

日本人一舉一動對華夏都不再是秘密。

不需要特別派遣情報人員,投靠過來“日——奸”就能及時提供消息。北海道總督府是成為了情報“中轉站”,內閣前腳作出決定,例如想辦法向華夏派遣留學生,同華夏政府官員交好,總督府後腳就能得到消息,甚至連內閣大臣列出名單都一清二楚。

這就是“內——奸”威力。

聯想起抗戰時期出現偽政權和大大漢奸,李謹言一邊咬牙,一邊覺得解氣。

不過,他當初預感倒是應驗了,日本矬子果真死皮賴臉貼了上來,甭管華夏是扇巴掌還是連踢帶踹,鼻青臉腫爬起來之後,照樣九十度鞠躬陪笑臉,就像被美國扔了兩顆原子彈,卻意誌堅定給山姆大叔當孫子一樣。

這樣日本,可恥,卻也可怕。就像一條瘋狗,一旦放鬆了警惕,隨時會被撲上來咬一口。

對付瘋狗唯一辦法就是徹底打死。

“還是下手不夠狠。”

約翰做生意手段給李謹言提了醒,有些時候,是堅決不能給對手留餘地。

日本想派留學生,就讓他們來。

沈和端大連教育工作開展得相當不錯,既然能讓俄國水兵轉變觀念,拿下一群日本矬子肯定不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