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一一 注定的犧牲(下)(3 / 3)

“至於翻越雁山,截殺何文進部,天元大軍的確是有可能做,有可能不做。

“但雁門關有壓製察拉罕的王極境,雁門軍戰力也不輸給天元軍,短時間內他們破關無望,就不得不另外想些法子。

“朝廷會給雁門關派遣援軍,也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北胡軍對比我們最大的優勢,是兵馬多,那麼在發現雁山可以翻越後,派遣修行者過來截殺援軍,就再正常不過。

“蕭燕這個人,不僅有智慧,而且對大齊頗為了解,她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趙啟陽聽得連連點頭,臨了長歎一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古人誠不欺我。寧哥兒算無遺策,實在是厲害得緊。”

趙寧搖頭笑了笑,並不覺得自己有趙啟陽說得那麼神。北胡要奪取雁門關,他要舍棄雁門關,雙方不過是合力做了一件事。

說到底,這回的策略也就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八個字。

“不要開心太早,雁門關可以丟,晉陽卻不能。要擋住北胡後續入侵,任重而道遠,我們能做的,就是全力施為。”

趙寧正色看向趙啟陽,這話,也是要借對方的口,對其他像趙啟陽的趙氏族人說:

“大齊要贏得國戰,趙氏是中流砥柱,我們隻能勝不能敗。安思明部六萬將士,何文進部近六萬將士,都切切實實把性命丟在了戰場上,我們得對得起他們。”

趙啟陽肅然頷首。

“我們何時從雁門關撤軍?”臨走前,趙啟陽問。

“不能早,早了就是擅自棄土;也不能晚,晚了就會自己遭殃。要看京師戰局。”說到這裏的時候,趙寧頓了頓,眼神有刹那的複雜。

趙啟陽離開後,趙寧來到門前,負手看向夜空。

星河燦爛。

如果有可能,他也不想安思明、何文進部十幾萬將士平白喪命。

如果有可能,他寧願沒有這場國戰。

慈不掌兵,站在統帥的角度上說,為了贏得國戰勝利,避免中原大地更多百姓家破人亡,趙寧對安、何兩部的折損並不歉疚。

但作為一個心智正常的人,趙寧不可能完全沒有觸動。

眼前的局勢究竟有沒有兩全之法,是不是非得走到眼下這一步?

九成九是必然會如此,但也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可以保全安、何兩部。

趙寧沒有朝著那萬分之一的方向去謀劃。

何文進在未到雁門關之前,就一門心思想著戰後會如何,難道趙寧就不曾想過?他想得比誰都多,想得比誰都遠。

但正因為想得多想得遠,他才更清楚,自己的隊伍裏,絕對不能有第二個聲音,也不能有第二個成份。

宋治想要皇朝上下齊心協力,是因為他知道隻有這樣才有最大把握贏,趙寧同樣需要自己的隊伍同心同德。

宋治那是癡心妄想,趙寧卻可以切實做到。

目前看來,北胡是強大的,王極境高手太多,天元可汗天下無敵,北胡軍近乎不能戰勝。

趙寧要贏得這場國戰,隻有一個辦法。

山海關、雁門關這些地方,守不住,也不必守住。

這些地方丟了,趙寧才能去施行他布局了五年的謀劃,將戰爭帶向勝利的方向。

為了國戰的勝利,為了自己、親友與更多黎民百姓的生命,沒什麼是不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