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一二 夜遁(1 / 3)

乾符十二年,八月中旬。

隨著山海關被破,北胡連戰連捷的消息傳來,在國戰初始絲毫未受影響的燕平,終於後知後覺的開始了混亂。

首先動起來的是權貴,他們知道情況多,在第一時間就安排仆役,日夜不停的轉移家眷與財富。

因為對戰爭結果還有幻想,他們隻帶走了能帶走的金銀細軟,像宅子、莊園、商鋪這種財產,留下了仆役看守。

隨後動起來的有消息渠道的人,官員的家人、親戚、故交、好友等在察覺到形勢不對勁後,立即向官員打聽戰爭的真實情況,評估燕平城會不會爆發戰事。

朝廷沒有封鎖消息,所以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及時得知了嚴峻形勢,他們也成為第二批攜帶財富,從燕平城撤離的人。

隨後是富商。官商不分家,二者平日裏就來往密切,彼此頗有交情,這時候再以金銀開路,要買到消息並不難。

這些大商賈,是第三批帶著錢財逃離燕平的人。

兵禍有多麼可怕,明眼人都知道,這些權貴富商為了保證自己的性命與財富,絕對不會有半分猶豫。

至於平民百姓,他們一方麵沒有那麼靈通的消息渠道,根本不知道燕平危在旦夕,另一方麵,就算知道燕平將有惡戰,他們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一者他們沒有那麼多餘財,可以讓他們在新的地方安居樂業;

二者他們的生計都在燕平,沒了手上的活計,他們連吃飯都成問題,所謂在家日日好,在外外處處難,拖家帶口的,到了新的地方也很難活下去。

故而就算他們知道燕平危險,大半也不會逃離,隻能把希望寄托在朝廷、官府、王師身上,祈求他們能夠守住城池,不讓外敵殺入城來。

這個時候,若是官府號召他們協助守城,很多青壯都願意挺身出戰。

他們沒有選擇,隻有一條命可以拚。但凡有半點兒生機,他們都不會棄城而走,除非是知道一定打不過外敵,留下來必死無疑,他們才會離開。

隨著時間流逝,在北胡大軍逼近京畿時,冷清與慌亂成了燕平城最濃厚的氛圍。權貴富人大量離開後,青樓酒肆也好,茶樓商鋪也罷,都失去了最重要的客源,變得門可羅雀。

平民百姓得不到準確消息,隻能妄加猜測,於是流言四起,沒有人再有心思做別的,所有人都在焦慮的等待北胡大軍兵臨城下,亦或是被王師擊敗擊退的結果。

在命運麵前,普通人除了迎接審判,沒有任何反抗餘地。

雖然他們並沒有罪。

禍害天下,讓大齊內鬥內亂,國力耗損嚴重,邊軍軍營空虛,人心不齊,以至於不能守住邊關的有罪權貴、富人,早已逃之夭夭。

魏無羨走在大街上,一張張愁苦驚惶的臉在眼前交替閃過,他的心情沉重得就像是壓了一塊千斤大石。身為將門子弟、軍中將領,看到百姓因為外寇入侵而惶惶不可終日,怎麼都不會好受。

進了茶樓,來到二樓雅間,魏無羨見到了扈紅練。

去隴右之前,尚是少年郎的魏無羨對扈紅練垂涎三尺,去了西域,魏無羨跟一個經年累月並肩作戰的女修行者結緣,如今歸來,已經是有家室的年青人了。

人總要在世事裏沉浮過,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這回請魏公子過來,是因為寧哥兒有話給你。”扈紅練招呼魏無羨落座。

作為兵部侍郎,魏無羨對雁門關戰況很清楚,如果趙寧是要說公事,自然無需動用一品樓的渠道,他坐下後主動問:“寧哥兒要我離開燕平?”

扈紅練點點頭,“越快越好。”

魏無羨沉默不語。

半響,他道:“我知道,寧哥兒覺得燕平守不住......但陛下已經下了詔書,他要跟燕平共存亡,如今燕平正在彙聚所有力量,要跟北胡大軍決戰。燕平還有近三十萬禁軍,隻要陛下在後麵看著,這一戰我們未必會輸!”

將軍奮軀向前,則三軍將士都能死戰,皇帝在戰場不退,軍民自然都會拚命。

燕平有百萬戶生民,是大齊財富物資最集中的地方,魏無羨不認為大齊擋不住三十萬北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