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嘯卿,他的部下喜歡稱其他為虞師座,他的師簡稱虞師,很有一股以前軍閥的味道。
而從事實上來講,虞師有正規番號——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二師。其所帶領的軍隊,編製為一師三團。
大部分軍官前往印度藍姆伽訓練營,接受美國軍官的手把手教導。
而其餘的官兵,也在昆明遠征軍總部設置的訓練營中,接受了完備的訓練。
由於駝峰航線的運力不足,美式裝備並沒有足額運到,虞嘯卿雖然有一個當軍長的父親,但依舊隻是拿到了半個師的美械裝備,可以稱之為半美械師。
當然,即便是半美械師的配置,搶到了火力強度在這片戰場上已經是很強大的了。
對於鬆山這支負隅頑抗的日軍守軍來,如果單論火力的話,他們早就被碾成渣渣了。
這裏不是平原,不是大兵團決戰的地方。陡峭的山峰易守難攻,一座山頭,兵力太多也是展不開的,隻能打添油戰術,一點一點的加火,消滅敵人。
在昨日的戰前會議中,周景已經為虞嘯卿指出了明路。
可是人總是有一種很賤的心理,白來的不珍惜,非得碰得頭破血流,才會相信前輩的指點。
虞嘯卿就是這樣的心理,他的一團長海正衝領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命令:在炮火掩護下,拿下兩座山頭。
你可以虞嘯卿是驕傲,也可以他要強,反正他就是下達了這樣一條命令。
遠征軍直屬炮營即軍、師炮群,近五十多門大炮,從四個方向,對準鬆山西側陣地開始炮轟。
在炮火的掩護下,兩個步兵團開始衝鋒。
陰登山,子高地,這兩座尤其陡峭的地方,日軍精心修築的工事十分堅固而且隱蔽,一番重炮轟擊後日軍的反擊沒有減弱。
空下著雨,幾千中國士兵在泥濘中向著山頂行進,一不留神就要摔倒在泥水裏。
路不好走,還要提防日軍工事中槍炮的阻擊,進攻甚為困難。
占據了時地利的日軍以少對多,隨時射殺暴露在射擊範圍內的遠征軍官兵。
偶爾他們還派出隊士兵走出工事,用擲彈筒、手榴彈和迫擊炮猛轟。
海正衝很明智的沒有去碰那兩處險地,而是指揮著其所屬的官兵,攻打山勢較為緩的豆子山。
可即便是這座看起來較為容易的山頭,也不是那麼好拿下的。
日軍槍法好,狙擊手通常都用步槍和槍榴彈。槍榴彈拋的遠,準確性高,比手榴彈還厲害。
用槍榴彈來瞄準射擊,對於步兵比迫擊炮還有效果。
攻到半山腰的一個排,在鬼子各種地堡火力覆蓋下,隻是幾分鍾便被打的退了下來,並且有一半的人被鬼子留在了那兒。
海正衝在前沿陣地上,通過望遠鏡看到這一幕,氣得大喊:“督戰隊,把督戰隊給我派上去。
不準後退,排長後退槍斃排長,連長後退槍斃連長,營長後退槍斃營長。今對我們至關重要,必須拿下豆子山。”
下麵得到了命令的官兵,已經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