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五十二章 區別(1 / 2)

寧夏不知道自己跟賀慶偶然一出,便一連好幾位故人擦肩而過,不然也要為自己的小命擦一把冷汗。

她隨著賀慶趕往城東易場,那也是東黎城三大公開售賣場之一。

那裏主要售賣的是已知公價的中低端靈性礦石,裏頭的玩家大部分都是懂行的,撿漏的難度係數比較高,但不容易賭紅眼。這跟另一邊近乎盲賭城西易場截然不同,那邊多的是差點連自己的一條命也輸了去的賭徒。

而北區中賣場則是整個北離城最核心的交易點。但那裏可不是人人都進得去得去,不太可能有撿漏不說,價格也都很昂貴,甚至購買下來也不能保證這東西襯得上其價值。那邊就等同於高端賣場,以寧夏跟賀慶的段位自然不可能去那邊,就算去頂多也就是看個熱鬧。

所以她們初來乍到來,來城東易場最合適不過。

他們到東黎城已經一日有餘,然距離大會開始還有一段時間。期間各人自然是自行活動的,畢竟他們隻是修真門派又不是真的學校,一般隻負責組織統籌的部分。

所以寧夏他們看著長玄居這邊安定下來了,領隊的修士也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和指令,於是各人便自由行動起來。

寧夏對這邊人生地不熟,自然少不得賀慶領路。

兩人從長玄居出來沿路逛了幾個挺出名的當地特色小店,其內的產品大多都是用靈材後期加工出來的產物。

不過這都貴在附帶價值上,材料本身並沒什麼稀奇的,造藝有些甚至還比不上她自己做的。寧夏一路看來是觀摩手法和款式的想法來看的,並沒什麼激起她想要購買的欲望。

倒是中土這邊的技法傳承確實跟東南邊陲很不一樣,連側重點都不同。前者比較完整,技藝大多都是成一整套的,發展規律有跡可循,造藝也十分成熟,這邊更加符合一個中高度發達的修真文明應有的原貌。

可能因為傳承不完整,東南邊陲的技法和造藝則會呈現一種不協調的斷裂感,甚至還會出現風格亂搭的情況。

以上說的可能會有點抽象,這樣說吧,拿寧夏之前思考過的傳送陣為例。東南邊陲也是有傳送陣的,但卻充滿限製,有距離限製,布置所需耗費的材料昂貴且難得,功能性比較差,算是一種隻在某些時候或特定場合才適用的雞肋陣法。

而功能性和限製稍少一點的傳送符直通符等有著類似傳送陣功能的靈符又不經用,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而且成本更高,根本無法大規模傳送人員。

可其實在過去湮沒的歲月,東南邊陲的傳送陣曾經也如同中土的傳送陣一樣有著十分全麵的功能。隻是經過戰亂在漫長歲月的演化中,陣法傳承斷絕。關於這個陣失傳得隻剩一個核心,連輪廓都填不出一個大概來,隻能依照各人的記憶,通過修複和創新重新填出新的部分來。

因此東南邊陲的傳動陣會諸多限製,使用起來如同雞肋一樣,正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徹底破碎的產物,再用各種似是而非的紋路揉雜在一起的,就連調和靈力運行的能量鏈也是從隔壁煉器領域“借”用回來的,所以東南邊陲的的傳送陣不可避免受到許多限製,跟中土這邊的完全不是一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