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8章 九華派(2 / 2)

而全真教和張三豐的武當派,同屬於道教的另一重要流派:內丹派!”

“在內丹派中,王重陽的全真教是屬於北宗,而內丹南宗自紫陽真人張伯端始,後又經曆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是為南宗五祖,全真教曾經很興盛,看過曆史的都知道,全真教在曆史上其實沒有小說裏那麼憤青,反而和金國、蒙古上層統治者關係很好,全真教的教規是道士必須出家,有宮觀製度,全真教的修煉主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不娶妻,不茹葷,不飲酒,靜坐苦修,而達到返本還真,得道成仙。而南宗是不提倡出家的,張伯端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既有和北宗一樣的清淨修煉之法,也有男女雙修之法,但是南宗五祖是屬於清修派的。 ”

“內丹派的修煉講究“性命雙修”最終以體內結成內丹為成功,修煉隻有四個階段: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和煉虛合道,“性”是指元神,命是指壽命,張三豐的內丹學說偏重於南宗,而且是既講清修也講雙修,也有人說張三豐是融合南北兩宗於一爐,自成一派。南宗北宗的修煉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南宗重命北宗重性,所謂重性就是一開始就以元神為修煉內容;南宗則認為人身脆弱,生老病死隨時來臨,所以要先練命功以保證有足夠的壽命來修煉。所以南宗都比較長壽,能活百歲毫不見怪,張三豐更是以長壽著名,而北宗例如王重陽和北七真壽命多是六七十歲左右,放到同時代大部分人來說,在當時的條件下六七十也不算短命,但是和南宗一比就差得多了。 ”

“等等,貢嘎大哥,我打斷一下!”劉子洋聽到這裏,忽然開口,貢嘎講道教的曆史,將張三豐帶出來,這才是他想要聽到的,作為道教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在道教曆史上不可或缺,而且,貢嘎的故事裏,提到了張三豐的長壽,還有他的修煉方法,這對於劉子洋追溯自己的根源,至關重要。

“嗯。你問!”貢嘎停下來,等著劉子洋提問!

“你是怎麼知道張三豐真人的修煉方法?”

“這本就不是秘密,知道也沒什麼,道家修的多是內丹,而武者練的是身體,殊途同歸,有利有弊!所以我知道一些,也沒什麼吧!”貢嘎笑道。

“哦,這樣啊……”劉子洋點點頭,又問道:“那……你知道三豐真人是怎麼修煉的麼?我是說,修煉總有功法的……”

“劉老弟,這功法我怎麼會知道,也不可能讓我知道嘛,我要是知道了,沒準也會修煉一下 ,嗬嗬!”

“我聽說,三豐真人的修煉方法很簡單,靠的就是睡覺,睡的時間長了,功夫就厲害了!”劉子洋試探道。

“睡覺?這倒是一個新穎的說法,唔,不過道家的打坐,和睡覺也差不多!”

“哦,嗬嗬,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不過這修煉內丹的人,確實長壽!”劉子洋心裏有些失望,不過,貢嘎能說這麼多,已經是對他很有用了。

“不管南宗北宗,實際上都兼修性命,隻是在先後、主次以及下手功夫上有所區別而已,終極目標都是結成內丹成就元神煉虛合道。全真教到了1258年因為與佛教關於《老子化胡經》的辯論失敗進入了低穀期,這時出於道教本身發展的需要和政治上的需要,才發生了南宗北宗的合流,因為南宗原本就不像北宗那樣注重修煉之外的世俗事務,南宗相對北宗來說更注重內丹學的理論研究,所以北宗勢大,造成了北宗合並了南宗。 ”

“合並了?”

“嗯,合並了,不過南宗北宗,本就沒太多差別,都是修煉內丹,都是修煉內體!推動了南北宗合流這一事業的道士叫陳致虛,他本屬南宗、卻認北宗為正統,成為了南、北二宗合並之中介與積極推動者,他將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劉海蟾並列!而把南宗尊奉的張伯端等南五祖作為王重陽的晚輩,顯然含有抬高全真、貶降南宗之意。這種排列其實是向當時全真勢強、南宗勢弱的現實妥協的結果,也符合元代皇帝早已封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真君”、“帝君”的“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