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興衰榮辱,實屬正常!”楚天雄將一個烤的酥香的蠍子扔進嘴裏,剛開始他吃這種東西,滿是痛苦,這東西想著就挺可怕的,看著更是猙獰,還要吃下去,就更是難了,不過現在,楚天雄上一次就說過,等他回去的,非得請個師傅,來一桌蠍子大餐,請師父和師兄喝上一通不可。
“這些武林門派,有的實在是自己作死的,所謂俠以武犯禁,練武不是錯,參與到國家大事中去,就是自己找死了!”蔣哲生對這方麵有發言權,他當初做官的時候,也經曆過幾次,什麼關東大俠,功夫高絕,而且行俠仗義,但是後來竟然因為一些事情,公然和國家做對,那就是找死了!
“不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如果不站住大義的角度,身敗名裂隻是時間的問題!”貢嘎讚同的點點頭。
“貢嘎大哥,反正閑著無事,你就再說一些吧!”
“說一些?嗬嗬,好吧,再說一個九華派吧,不知道你們聽過沒有,唔,看你們的表情,就是不知道了,這個門派可是大有來頭了!”貢嘎故意賣個關子!幾人果然來了興趣!
不過三人中,蔣哲生多少了解一點,便道:“可是青城市的那個九華派?”
“不錯,就是那個青城市的九華派,源出西蜀青城山,據說本為張三峰天師所創。後傳至九華老人。九華老人經過十年苦修,將張三峰所創的拳劍秘法融通悟透,後遍遊蜀中名山大川,深感劍閣之雄、巫山之險、青城之幽、峨嵋之奇,遂將雄、險、幽、奇融入張天師所傳之武功,創出自成一體的九華派武功。九華派武功以雄為氣,以險為意,以幽為技,以奇為製。後九華老人離蜀而結廬於九華山,平生收了三個弟子:江南鶴,紀廣傑、啞俠。其中啞俠身攜記載九華武功的《秘傳拳劍全書》。後啞俠被陝西大盜碧眼狐所害,武籍被高先生帶走,玉嬌龍從高先生處得到《全書》,苦心研練,成為一代高手。直至她見到李慕白後,才知道自己所練的原來是九華派武功!”
“後學有從九華山走出的一代宗師(八卦董),不得不提. 孫祿堂1916年《八卦拳學》上麵提到,八卦掌,不知創自何時何人,聞有董海川先生者,精技擊,好遨遊,當涉跡江皖中遇一異人傳以此技”。 薑容樵1929年為黃柏年《龍形八卦掌》一書作序: “海川先生訪道於江南渝花山,遇修士,授以河洛書圖,教以八卦藝圃,是為八卦掌之始”。 民*國十九年(1930)立石董公墓誌:力大貌奇,方腰駢肋,素好技擊,勇武過人,弱冠後,俠遊江南九華山上,得遇仙傳藝,遂大精。 孫錫昆《八卦拳真傳》1934年版: “董師勇武過人,赴江皖訪友,為得道之高人引入山中,授以八卦掌法”。 吳圖南1936年所著《國術概論》: “嚐於山中遇道士畢澄霞者,見其演習穿掌於青石之上,伶俐活潑,輕巧動人,遂師事焉,山居三載,造詣頗深,創八卦掌,以教後世,蓋因海川精究名家拳術,融會貫通,結晶得此,其術之精不亦宜乎”。”
初聽這青城市的九華派為張三豐所創,劉子洋立刻激動起來,甚至身體都在顫抖,他要追根溯源,最該找的就是陳摶和張三豐的傳人,現在這九華派,竟然是張三豐所創立的。不但是他,兩個徒弟也是知道這件事,都很激動。
但是聽完之後,他的心裏又涼了,原來隻是什麼八卦掌,而不是和他們一樣的修煉方法,不是鍛煉精神力的。
“這八卦掌,還是很有威力的,九華派現在也是一個不小的門派,數年前,曾與九華派的人有過一次接觸,所以記得一些!”貢嘎注意到幾人的激動神色,不過轉而又不激動,心中也奇怪。
“張三豐,隻有一個傳人麼?”劉子洋不死心得問道。
“傳人?三豐真人武學淵源,會的又不是一個兩個,三豐真人的本派乃是武當派,這是公認的!”貢嘎說道。
“那……怎麼又有九華派?”
“九華派是九華派,武當是武當,又有三豐派,而三豐真人又被成為全真道長!”
“全真道長?”
“是啊,嗬嗬,這個全真道長和全真教的關係不大,不過,想解釋這個,還是要說一下道教的曆史,道教最先開始出現是東漢時的五鬥米道和太平道,五鬥米道是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張道陵所創,也叫天師道或正一道,和香港僵屍電影裏經常出現的茅山道士同屬符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