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機行事,情況應該沒有那麼糟”,邵雲飛沉著臉回了一句。聖旨不向婆羅國現任國王和宰相宣讀,特地改道來找葉風隨,姑蘇朱二此舉已經是明白地在回護葉家。同來的副使是個太監,沒有出訪各國的經驗,估計心思也主要在一路如何發財上,姑蘇朱二等人在他眼皮底下使些小動作不會太難。至於大明和婆羅之間有了什麼衝突,或新皇帝對葉家提出什麼要求,還待聽過聖旨後才能知曉。在此之前,一切決斷都為時尚早。
各懷心事,眾人來到水師大營帥殿。葉風隨先安排兩位上國使節入內奉茶,休息,待手下的得力幹將和朋友都到齊了,大家列隊站好,才恭恭敬敬地將欽差請到正殿,與香案後宣讀聖旨。
“有請****上差宣讀聖旨,大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啦”,司禮官擺出從說書先生口中聽來的語氣,拚命將聲音拉長。
“萬歲,萬歲,萬萬歲”,葉風隨等人再次躬身施禮,此時人少,眾人的動作看起來比碼頭上整齊了些。
姑蘇朱二捧著聖旨站到了香案後,驗過封貼,緩緩展開卷軸。也許是旅途過於勞累之故,沒等讀,先發出一陣輕咳。
縱橫各國之間,舌戰群雄,姑蘇朱二最擅長的就是處理外交事物。然而今天,這份聖旨是他最不願意讀的一份。
“咳,咳,咳咳,高,高公公,還是您來讀吧,朱,朱某……”,姑蘇朱二一邊咳嗽著,一邊將聖旨交給身邊的副使。
旁邊的太監副使巴不得姑蘇朱二說這麼一句,伺候人伺候了十幾年,終於逮到一個人前耀武揚威機會,當仁不讓接過聖旨。胸脯一挺,嗓子裏發出比野鴨子叫春還難聽的聲音,“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有天地以來,即有君臣上下之分……”。
那葉家眾將均是風尖浪底打滾的漢子,幾曾讀過聖賢書,怎曉得這些子曰詩雲,呆楞楞地站在大殿中,摸不到頭腦。
門口處看熱鬧的郭楓卻將太監的話聽得一清二楚。原來婆羅國本屆國王見國運掌握在一群外鄉人手裏,十分不情願,私下裏找人商議,以為葉風隨等祖籍俱為大明人,可以由其本國處理。是以寫了封國書派遣心腹混在商隊中,偷偷送到大明朝廷,請大明皇帝為其主持公道。
“我朝混一之初,威震寰宇。海外諸蕃,莫不來降。我聖天子一以仁義待諸蕃,諸蕃亦以臣禮事天子。葉家以公卿幹國事,持資政亂臣綱,甚違君臣之道。天子即聞,不可不問……”,太監副使昂首挺胸,一篇聖旨讀得抑揚頓挫。
“什麼,大明天子譴責我們奪了婆羅國土人的國家,讓我們解散……“,終於有人聽明白聖旨的內容,憤怒地將其翻譯成白話。南洋豪傑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天子功德所加,與天地並。天子聖明所及,與日月明。特遣使節,奉旨調停。望葉家見旨之後,知天子之德,明君臣之義,還政於王,有順無逆…….”,太監刺耳的嗓音如針尖般紮著眾人的耳膜。
大殿上人聲漸稀,所有人都閉上的嘴巴,一條條青筋從葉風隨額頭上冒出來,在穿窗而致的日光下,清晰可見。
“住口,你,你******還是不是中國人”,終於有人按奈不住,握著刀柄跳了出來。
埋頭宣讀聖旨的高太監聞言大怒,立眉瞪眼打算訓斥。才抬頭便覺得氣氛不對,不小心瞥見明晃晃的刀刃,手不覺一鬆,未讀完的聖旨啪地一下掉到了地上,溜到嘴邊的訓斥之言也隨即咽回肚子裏。臨來之前,帝師黃子澄信誓旦旦地告訴他南邊這些蠻夷小國視大明若父,一路上隻管盯好姑蘇朱二,別讓這個年邁昏庸的家夥誤事,所以他才處處搶先出頭。此際看到南洋豪傑手中半拉出鞘的鋼刀,魂魄都不知飛往何處,頭一縮,背一曲,哧溜一下鑽到了姑蘇朱二身後,探出半個腦袋,顫抖著問:“你,你,要幹,幹甚,難,難道要,要造反嗎”。
“幹什麼,讓你知道知道你是誰養的,吃誰家的飯長大”南洋豪傑們擄胳膊挽袖子衝向前,準備給高太監一個教訓。
“退下”!葉風隨上前兩步,擋到了姑蘇朱二身前,衝著屬下們大聲喝道,“明使遠來是客,大夥不可無禮”。
轉過身,幾乎瞪裂的虎目盯住姑蘇朱二的眼睛問道:“敢問貴使,這,這份詔書如何解釋”。
“婆羅國新任國王以為你等夥同資政院擾亂朝政,將狀子遞到了我朝皇帝麵前,朝臣庭議後,覺得不可放任自流,助長這種無君無父之風。新皇即為天下共主,自然要出麵幹預此事”,姑蘇朱二苦笑一下,向葉風隨眨眨眼睛,“朱某以為,這也許是貴國宵小趁機挑撥貴國君臣關係,並非貴王本意,所以在宣讀聖旨之時,還要聽聽葉將軍的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