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種聯絡感情的好東西。在酒桌上,大家都要相互敬酒勸酒,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但敬酒勸酒,也要講文明,不能強人所難。應該戒掉一些勸酒惡習。
在勸酒的過程中,人們就會尋找各種理由,各種說辭,讓對方多喝一點。我也經曆過很多這樣的場麵,聽到很多勸酒鬥嘴的事情,有時候妙語連珠,讓人開懷大笑。人是千差萬別的,有的人是海量,有的人是滴酒不沾。對於能喝酒的,他會來者不拒。但對於不能喝酒的,就會使人很為難。
在南朝宋,劉義慶所著《世說新語》中記載“石崇每回請客人吃飯,都讓美貌的女子陪酒。如果賓客有自己喝的不自覺的,就讓人把陪酒的女子拉出去馬上殺掉(這可能是武勸中的終極武器了),所以沒有不成功的。一次石崇請王丞相和大將軍吃飯。丞相不一會就不行了,而大將軍卻滴酒不沾。殺了三個美女後,丞相倒戈,也勸大將軍喝一口。大將軍說:“他殺他家的人,關我屁事。”
因工作上的往來,難免出現在一些喝酒的場合。一起出發的同事為了彼此在客人中更有麵子,會相互“提拔”各自的級別。雖無惡意,很多人不習慣於“提拔”別人,總覺得那麼做太虛榮,太虛假。但被別人“提拔”,時常是身不由己。
葉小東有一回從省城到縣裏喝酒,本來氣氛比較平淡,大家也光顧著吃菜。忽然一行人中的頭兒把小東介紹給縣裏的東道主,說小東是公司的“副總”,這顯然他把小東的身份“誇張”和“修辭”了,小東不能當眾將自己戳穿,說自己不過是一名普通職員,那肯定傷害了頭兒的好心,隻好臨時硬頂著“副總”的烏紗帽。
麻煩的是,給小東敬酒的人開始多了起來,東道主們玩的是車輪戰術,小東說“意思意思”就行了。可東道主不依不饒:那怎麼行!你要是這麼做,就是看不起我們,嫌我們縣沒有酒喝雲雲。
小東哪敢瞧不起人哪!便將酒杯一端,咕嚕就往喉嚨裏倒,杯子一翻,半點都不作假。
憑喝酒經曆,小東清楚地知道,不管餐桌上的菜多麼豐盛,酒在口中口感還好,說明酒不過量,喝酒是美好享受;一旦美酒在口中有苦澀感,就是喝超量了;若繼續喝,喝酒就成了痛苦的事兒。
因為突擊提拔“升官”了,桌麵上有五六個人給小東敬酒,五六杯酒下肚,小東滿臉通紅且不說,還有了隱約的暈眩感,美酒此刻有了毒酒的味道,接下來,好意的敬酒都成了罰酒……再這麼一直喝下去,小東會不由自主地倒在桌子底下。小東把自己的“擔心”跟東道主們一說,他們嗬嗬大笑,說倒下去也不要緊,又不開車,就是開車也沒關係,今晚住下來就是了……真是盛情難卻呀,小東神智模糊地聽大夥的言說,迷糊的雙眼看著他們的得意和歡快的表情,非常被動應對繼續給他敬酒的人。同來的人也端起酒杯要和小東碰:“葉總,咱們自己人跟自己人幹一個!”
想到自己的同事曾因飲酒過度,上廁所時摔倒,額頭磕出了個窟窿,血流不止,小東立馬收起酒杯,說什麼也不敢喝了。敬酒過度,後來都成了罰酒,是酒桌上經常發生的事情。但就是被“敬酒”者在廁所裏摔了個頭破血流,似乎也不會責怪無休止地給自己敬酒的人。後來小東一見有人要“敬”自己的表示,就會警覺三分。畢竟,這“敬”和“罰”隻隔一層薄薄的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