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瑤站著不動,也不問。
周樹卻自顧地說起來了:“你知道我為什麼後來改變主意了嗎?是給你看病的大夫的話讓我改變了主意。他告訴我,你失憶並不是外在的原因,而是你自己過得太痛苦了,所以你想要忘記那些事情。大夫說,若是讓你回到熟悉的地方,你很快就能記起以前的事。”讓月瑤記起以前的事隻有一個結果,她還會尋死。事實也確實如此,月瑤恢複記憶以後就去了京城,然後又自殺了。不同的是,月瑤在連家自殺沒有人救她,所以她死了,死在莫氏五十大壽的宴會上。
月瑤一滯,問道:“那年災荒,庵堂能度過危機是你給庵堂送了糧食?”西北跟海口都在打仗,又碰巧江南旱災,所以糧食非常貴,那時候庵堂的日子非常不好過。可最後外麵餓死了許多的人,庵堂裏的生活雖然淒苦,但卻沒一個人餓死。而她每頓除了一碗粥以外,偶爾還會得到兩個饅頭。上輩子她不管事,自然不會去深想,可現在卻不一樣。庵堂幾十號女子能安然度過那次的災禍肯定是周樹的手筆。
周樹並沒有為月瑤的敏銳感到欣慰,相反,他很失落。以前的月瑤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就好似遠離沉思的仙女,而不像如今站在他麵前的這個女人:“是,我每年都會給庵堂捐一筆錢,災荒年間,我也讓人送了糧食到庵堂。”
月瑤神色很複雜,以前不懂,不代表現在不懂。她能在庵堂過了十年平靜的生活,以前她是覺得自己運氣好,碰到了好人,現在才發現真相是這樣的。
當然,其實偶爾回憶起往事,月瑤也發覺不對。隻是她不願意深想,她寧願相信這是自己的運道。
周樹其實也很惆悵:“那年,因為生意上出了一點麻煩,我出海了,等回來以後我才知道你回了京城,等我趕到京城你已經出事了。”
月瑤沒接話,因為她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周樹倒是沒在意,而是繼續說下去:“我想博一個前程,想等著功成名就以後再尋你回來,卻沒想到你竟然就那麼沒了。”周樹並不是真的就此放棄了月瑤,而是想讓月瑤暫時安靜地生活,等他投靠的七皇子上位,到時候他就能得了官身,等那個時候再去接了月瑤回來,月瑤一定會接受她的。
周樹這麼想,主要是認為月瑤那麼排斥他,是因為他是商人的身份。可周樹沒想到,他所有的努力與辛苦卻得來那麼一個結果。
月瑤突然問道:“我死了以後連家怎麼樣了?”周樹妻妾成群,子女合起來有一打,沒了她,周樹的日子照樣過得瀟灑。
周樹神色很複雜,他知道眼前的人跟夢中的人不一樣,可是感受到月瑤的冷漠,他心情卻又那麼的悲傷:“因為你的事,連家名譽掃地,很快就在京城裏消失了。”
月瑤其實心裏已經猜測到這樣一個結果,可親耳聽到,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周樹看著月瑤說道:“在我的夢裏,安之琛在西北戰死,九皇子在奪嫡中被刺殺身亡,最後登基的是七皇子。而現在,他們卻好好地活著。”這一切都說明,因為月瑤這個變數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他夢中的世界。
月瑤其實早就有感覺是她改變了安之琛的命運,要不然安之琛跟這輩子一樣功成名就,她回京城不可能沒聽過安之琛的名字。隻是月瑤卻沒料到,她還連帶著改變了九皇子的命運。
月瑤想著如今的大好局麵,說道:“不僅是他們,還有許多人都好好地活著。”
周樹心頭一顫,想起去年江南旱災的事。在他的記憶之中,江南發生旱災餓死了幾十萬人,為此地方上發生了暴亂,朝廷平叛又又殺了十來萬;江南的事讓西北受了影響,戰事拉長了一年,死傷十多萬人。可這輩子卻不一樣了,雖然江南旱災也餓死了幾萬人,但跟上輩子相比已經好太多太多,而西北的戰事還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在一年多的時間就結束了西北的戰事:“江南的事,是你的手筆,對嗎?”
月瑤沒有否認,點頭道:“對,是我直接上書皇上,告訴皇上江南會有旱災。朝廷有了準備,所以減少了無數的傷亡。”
周樹不知道為什麼,心頭一鬆:“原來,你並沒有變。”月瑤仍然是他記憶中那個善良的女子。當然,就是不再柔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