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繡娘(3 / 3)

麻繡娘一來並沒有就跟姑娘們說如何刺繡。而是先說了刺繡的曆史:“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並稱‘四大名繡’,另外還有京繡、魯繡、汴繡等許多種。我教大家的是蘇繡,蘇繡在刺繡的技藝上大多以套針為主,繡線套接不露針跡,常用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繡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

麻繡娘說完以後,拿出一幅早就繡好的繡品,給四個姑娘解說蘇繡的特征,然後再告訴幾個姑娘如何用不同類色線相配,才能繡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月瑤聽得津津有味,沒想到這位麻先生講解繡品就好像在講解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真是非常難得。

麻繡娘講了一遍以後問著四個人道:“聽懂了沒?”若是聽懂了,她就接下去繼續講。沒聽懂就再講解一遍。

月瑤見著眾人也都不吱聲自行說道:“麻先生,我聽懂了。”其實色線配色跟作畫配色本質一樣的,都是調出自己想要的色彩出來區別也是有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離不了本質。

麻繡娘問著月盈三個人,三個人誰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知半解,說了不等於認定自己很笨。

月環有濃厚的興趣,但聽卻也有了擔心。她在現代連簡單的十字繡都沒碰過,這麼複雜的蘇繡她能學會馬?所以對於月瑤說她懂,月環表示很幽怨,姐姐你懂我沒懂呀!

麻繡娘見著眾人沒反對繼續說,她剛才主要是加深眾人對蘇繡的影響,聽不聽得懂其實問題不大,重點還是在刺繡的功夫上:“蘇繡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蘇繡的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繡技更是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停頓了一下後說道:“知道什麼是“平、齊、和、光、順、勻”?”

月冰腹誹,我若是知道,還需要你說。

月瑤見著三個姑娘沒吭聲,回道:““平”指繡麵平展;“齊”指圖案邊緣齊整;“細”指用針細巧,繡線精細;“密”指線條排列緊湊,不露針跡;“和”指設色適宜;“光”指光彩奪目,色澤鮮明;“順”指絲理圓轉自如;“勻”指線條精細均勻,疏密一致。先生,我說的對不對?”

麻繡娘有些驚訝:“三姑娘學過蘇繡?”若是沒學過如何會對蘇繡這些了解。

月瑤輕輕一笑:“在江南的時候學過幾日,對蘇繡也起過興趣,知道一些,不過知道的也都是皮毛。”

麻繡娘微微點頭,是個謙虛的孩子:“三姑娘說的都是對的。另外蘇繡繡品種類齊全:按品種分有雙麵繡跟單麵繡之分。蘇繡常用的針法有:齊針、散套、施針、虛實針、亂針、打點、戳紗、接針、滾針、打子、擻扣針、集套、正搶、反搶等……”

月盈三個人聽得雲裏霧裏,月瑤卻聽得津津有味。

麻繡娘笑著說道:“這些以後會一樣一樣教你們的。”先給他們說說要學的東西,教導的時候一樣一樣慢慢的教,這是她的教學風格。

月瑤等麻繡娘說完以後問道:“先生,一些刺繡技藝高超的人可以將畫上的景物繡上繡品上,而且繡的是一模一樣。先生見過馬?”月瑤之前聽說過有一些繡娘將那些名畫繡成繡品,而且繡得跟真的一樣,聽說就將畫上的景物搬到繡品上一般。

麻繡娘一笑:“是真的。江南有一個從事刺繡三十多年的繡娘,她能以畫臨摹成繡品,繡出來的繡品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當然,這個繡娘繡出來的東西都成為傳世名作,別說買了,看都看不著,因為被人收藏了。

月瑤聽了頻頻點頭。月冰在旁邊看得直甩白眼,她可是知道月瑤沒動過針線活,可是現在看著好像她很懂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