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優秀之人必是創新之人 (1)(2 / 2)

【勞動者語錄】

創新超越永無止境。

——董傳文

吳希明——自主創新發展國防科技

【事跡回放】

他從小的向往藍天,他從小就有一個飛行的夢想,他實現了我國自主研製直升機技術的曆史性跨越。他就是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吳希明。

2001年年僅36歲的吳希明擔任了研究所的總設計師,成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年輕的飛機總設計師。吳希明深知我國在直升機領域技術非常薄弱,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差至少20年,而他所在的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是我國唯一以直升機設計、試驗和相關課題研究為主的大型綜合性單位,他明白自己肩負了多麼重大的曆史使命。

吳希明知道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隻有持之以恒的創新才能不斷攀登新的高峰,他常說“要堅持科技創新,不要怕失敗,在失敗中減少失敗就是勝利,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隻要堅持終會有成果。”他在引進外國技術的同時堅持自主創新,改進原設計中不合理的地方,不迷信權威、不畏懼困難,大膽突破傳統技術的束縛,用新技術成功解決了直升機總體設計中的難題,獨立完成了某設計方案的論證和分析工作,使人民解放軍首次擁有了完全自行研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武裝直升機。直-11軍民通用輕型直升機的研製成功,吳希明首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了實用的全機理論外形,填補了我國直升機領域的空白。

吳希明說創新是成功的靈魂,而嚴謹的工作態度是成功的保障。他在研製直升機的過程中,對於幾萬個零部件的安裝了調試要求做到“零缺陷、零故障、零疑點”,正是這樣嚴謹而又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使得吳希明在直升機的研製工作中為斷向前。吳希明把我國直升機的生產由仿製帶到了自主設計的新階段,為此兩次榮立一等功。

【職場感言】

創新已經成為當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命脈,每個企業都對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員工能夠創造性地完成任務,能夠帶著創新精神解決問題。

以前大多數企業裏的工作都是一些體力活,隻需要員工用手工作就可以了。但現在,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能熟練的工人,更需要能夠適應新的形勢,用大腦工作的創新型員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盡職盡責地維護企業的利益就是一個好員工了,這是遠遠不夠的。企業是以贏得利潤為生存底線的,而贏得利潤就需要不斷地創造新價值。我們必須明白企業請你來就是希望你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會任用一個不能為企業帶來利潤的人。

當你的思路不能有絲毫的突破,當你為企業創造的價值還不及你從企業拿走的薪水,即使這時候你既沒有出賣企業的秘密,也沒有浪費企業的資源,恐怕你也得走人!因為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生存的唯一法寶就是:創新!

每個人都要明白,要想在職場立於不敗,就要及時轉換自己的思路,用創新的頭腦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隻有積極換腦袋、主動適應環境的人,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使自己適應社會,才能彌補領導的不足,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他們是職場裏的常勝將軍。他們在單位裏創造主要績效,是單位最器重的員工,是單位明天的領導乃至領袖。

【勞動者語錄】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隻有擁有知識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吳希明

胡偉武——創新成就“中國芯”

【事跡回放】

今年剛進入不惑之年的胡偉武是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是我國“龍芯”重大科研項目組組長。曾先後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第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等。

“我的願望就是我國有自主研製的cpu,並且能夠超過外國人。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我是隻要超過外國人,夕死可矣。”胡偉武知道cpu的研製是一件技術含量極高、失敗風險非常大的項目,而且高風險不一定有高回報。但是他知道cpu作為信息時代的核心技術,如果自己不能掌握那麼我國的信息工業的發展就要永遠受製於外國。因此,胡偉武帶領著項目組的成員憑借著高度的愛國情懷和創新精神,經過了年多拚搏、突破重重困難的考驗,終於在2002年8月10日研製成功了我國首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器芯片——“龍芯”一號。龍芯一號的問世,標示著我國計算機cpu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曆史性突破,標誌著我國信息技術領域已經掌握了cpu的核心技術,結束了中國計算機生產隻能用外國cpu的曆史。2004年龍芯二號研製成功,在性能上又有了質的飛躍,已經逐步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