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鏡川、葉明琛、巫彌生在下資迎接帝都來的使者,先派人送來消息,二殿下返回帝都,出任內府司監。”
素鳴衍明白過來了,笑道:“秦山地赤肌鬼清光了,不知他在秦山又收刮了多少錢財?”
“據裔天商隊傳來的消息,二殿下又讓秦山貴族分攤一千萬銀幣的軍費,但是軍費分攤不久,二殿下就撤軍返回帝都,地方生出不少怨言。”
“哈哈,”素鳴衍笑起來,“這麼看來,內府司監一職,也未必能讓他坐穩帝子之位啊!”
帝室子弟,以及到地方就藩的王族,都要受內府司節製,帝子出任內府司監,就是將節製其他王族的權力交到他的手中,方便他日後順利登上帝位。
通常說來,王子登上帝子之位地同時,就會兼任內府司監,而檀那隆城卻拖延了兩年,才得以兼任這一要職。雖說秦山一役的勝利最終屬於檀那隆城,但是秦山一役施延了兩年多的時間,帝國為此消耗數以千萬計的軍費,再輝煌的勝利,也黯然無光了,何況迦南隻用了半年時間就消除境內的赤肌鬼之災,相形之比,檀那隆城更顯得無能。
檀那隆城前後兩次讓地方分攤軍費,共計四千餘萬銀幣,雖說其他大半都落入素鳴衍的囊中,但是惡名都是檀那隆城擔的。
素鳴衍臉上浮起邪惡地笑容,自己是檀那隆城目前惟一可依賴的盟友,想必自己在羽嘉放肆點,檀那隆城也會在帝都替他掩飾。幹預地方,哼,素鳴衍此時倒有些抱怨江采離這時才將這消息告訴他,害自己在石京度麵前心虛了半天。
方鏡川、葉明琛、巫彌生迎回六殿下正式就藩地方的詔書。蘇蓋文上書內府司,密奏檀那明河幹預地方,半月之後,密奏被內府司封還,蘇蓋文才知檀那明河在羽嘉的作為乃是帝都有人縱容,聯係二殿下出任內府司監之前,曾與六殿下在秦山共過事,心想他們之間早有密約在先。
蘇蓋文不以為二殿下檀那隆城會最終登上帶位,但是目前局勢,卻沒有鉗製六殿下的借口,又怕檀那明河借剿匪之事,削奪他羽嘉總督府的權柄,對剿匪之事也積極起來。
蘇蓋文見六殿下對上唐關城誌在必得,若說稅司由六殿下的人主持,那麼城守一職將無實權,蘇蓋文順水推開,也不派人去爭城守一職。上唐關城建成之日,聶魯達為鎮守將軍,羅思勉為副職輔佐之,龍騎營擴編至千人,所缺名額皆從裔天護衛團抽調。
白術在黛湖北岸築城為裔天護衛團總部,城周長僅千步,扼守進出上唐的要道,如此一來,裔天護衛團與裔天商隊就分割開來,正式成為素鳴衍麾下的私軍。
帝都局勢詭異,誰也看不清最終哪位殿下會登上帝位。檀那明河沒有野心則好,納吉家投靠六殿下至少不會惹來滅族之禍,但是檀那明河在羽嘉的作為讓納吉涅騎心生疑慮,在看到檀那明河有希望登上帝位之前,下不了最後的決心。
素鳴衍對納吉涅騎的遲疑毫不介意,在黛湖西岸劃出一大塊肥沃土地給納吉家,給他分賜家臣。
納吉家與蘇顏家同是帝都東麵淄水城的大家族,早年就有間隙,此次又有蘇顏澹之死,結怨更深,納吉家怎會自安於地?在羽嘉獲得新的安身立命之所,就迫不及待的遷來。最先隨納吉涅騎西來的納吉武士有一百多人,隨後進入羽嘉的族人加上家眷共有千人,納吉家原是帝國東部的中等家族,現在將近三分之一的族人遷徙到上唐安居。
納吉家如此迫不及待的遷徙,從中也看得出納吉天仕認為帝都的局勢已經十分急迫了,一心想著早些遠離是非之地,免得給蘇顏士吉趁亂找到消滅納吉家的機會。
納吉家是隨琉大帝東遷的貴族,三百多年來,也算是家累萬金的大家族,納吉涅騎多次參加剿匪,論功行賞,隻要三百名苦役,對其他的錢財都敬謝不納,莊園修建完畢,又將這三百名苦役還給江采離,他可不敢將流寇出身的人留在莊園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