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清水巷事件中的幾個士族平日對文太師頗有微言,文太師心裏定不能平的。”趙凜微微笑得。
當初樓上簫跟他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趙凜便派人暗自調查了一番,發現那些人談論的內容確實有謀逆之嫌,趙凜暗中使計調和。
那些士族們也不是什麼愚鈍之人,暗暗的安分守己下來,這件事情趙凜本不想鬧大了,一來若是鬧大了那唐孤子名義上確確實實是他自己的嶽丈,朝中一部分的好事者定然會往他身上扯,他趙凜一向都是最擅長明哲保身的。
但是這件事不知道怎麼的居然傳到了官府中去,這趙凜倒是沒有想到,不過也幸好他提前做足了功夫,沒讓官府的人抓到什麼證據,頂多也隻是個言論不當罷了。
人雖然被抓了,但是趙凜可不容許自己的嶽丈被判了罪,他做事從不會留下什麼把柄,文太師一夥人對他手中的兵權更是虎視眈眈,如果唐孤子被判了謀逆,那麼將來文太師便有可能借題發揮,將他踢出局去。
“哼,他仗著自己是國丈老爺便氣焰囂張,不知道的都以為這天下是姓文的!”趙翊怒道。
“皇上息怒,但凡是當朝做官的,被說些閑話也是自然少不了的,更何況是文太師那樣位高權重的開國功臣。”趙凜勸說道。
“方才他那麼針對你,你就不惱?”趙翊暫時壓了怒氣,轉頭問趙凜道,剛剛在朝殿中,文太師可是絲毫沒有給趙凜麵子,但是現在趙凜卻反過來為文太師說話了起來,趙翊倒有些忍不住的好奇了。
“嗬嗬,文太師說的不過都是眾人心中所想的罷了,臣清者自清,況且對公事時,該如何便是如何,怎能摻雜個人私情。”趙凜淡然說道,趙凜私底下會對皇上直言進諫,但是在朝堂之上卻是很少表態的,而就算是私底下,他對文太師也並不會有太多的談論,一直都是避開著的。
“哈哈哈,昭王果然是一身凜然正氣!”趙翊忽然哈哈笑道,“不過朕做此處罰也是因為律法,可不是因為那唐孤子是你老丈人的關係啊,嗬嗬。”趙翊笑著調侃道。
“嗬嗬,皇上英明。”趙凜躬身讚道。
兄弟二人關係一向都是最好的,倆人同歲,趙翊登基那年,趙凜亦也開始帶兵,倆人就像是當初先帝與忠順王那般相互扶持,隻是趙凜是個明白人,雖說趙翊將兵權都交到他手中,這是極大的信任才會做出的決定,但是趙凜卻知道趙翊並不是個心思單純的君王。
相反,趙翊是個極其聰明的人,朝中文太師等人一直都反對趙凜獨握兵權,後宮中的太後也曾多番暗示,文太師甚至在軍中多處安插外戚,企圖插手兵部,但是趙凜卻卻暗暗的避開,不讓外戚身居要職。
趙翊自然知道文太師與太後的意圖,但是他隻是不動聲色,畢竟還有趙凜製衡著。
趙翊在趙凜跟前斥罵那文太師,而在太後文太師麵前卻又隱約表露著對趙凜手握重兵的擔憂,讓兩方相互製衡著,這些趙凜心裏也都有數,他不急於表明自己的忠心,也不去刻意的打壓那文太師,反而隻是說著好話,以和為貴罷了。
兄弟倆人對彼此的用意都心領神會,隻是不去道破罷了,如果不論這些朝政鬥爭,趙凜與趙翊卻又是無話不說的,隻是唯獨對這一塊,倆人都有著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