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清水巷事件(2 / 2)

開朝初始,先帝與忠順王兄弟二人南征北戰十餘年,才終於結束了分封割據的混戰,統一全國上下,而現在雖然看似國泰民安,可是與大遼的戰爭卻依然使得國庫消耗巨大,而除了大遼,那些前朝的餘孽們依然是蠢蠢欲動著,而那些餘孽更多的便是藏在這熱鬧的市井之中,隱姓埋名的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清水巷棋館發生的事情,很快便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那清水巷的棋館平日裏進出的都是一些沒落士族,並不是什麼集富聚貴的地方,像這樣的棋館在京城裏大大小小的起碼也有四五十家,而清水巷這種平常人家所居住的地方居然查出了餘黨集會的大事來,一時間城裏也炸開了鍋,尤其那百姓們也得到消息稱其中的一名亂黨便是正街昭王府的老嶽丈。

“西市清水巷餘孽集會一事調查得怎麼樣了?” 皇宮朝殿上,趙翊身著端正祥雲飛龍黃袍,他端坐於龍椅之上,雖然是居高臨下,但是麵容卻依然謙和,隻是在說道餘孽集會一事時,那謙和俊朗的麵容上也浮出了幾分威嚴。

“回稟皇上,那清水巷一事已經交由大理寺調查審理,初步查明,確實是南唐舊臣們在集會緬懷舊主,皇上,這幫餘孽在大宋的天下竟敢公然頌讚那後主,天子腳下竟敢這般的猖狂,理應以謀逆之罪處斬啊!”文太師率先上前道。

文太師是當朝德隆望尊的開朝功勳,雖然年過六十,但是精神依然矍鑠。

“哦?可都查清楚了?”趙翊神色漸漸陰沉,眉眼間那股溫和謙遜也漸漸退去,他性格雖和善,但是生在帝王之家,那份威嚴自然是耳濡目染的。

“回、回皇上,都查清楚了,那、那確實是前唐的餘孽——”這時大理寺卿顫巍巍的出列躬身回應道,說著那年邁的大理寺卿悄悄的瞥了一眼文太師,眼神中帶著幾分忌憚,而那話語中也有一兩分附和之意。

“回皇上,臣認為此事不可妄下定論。”這時,趙凜也出了列,氣定神閑道。

“哦?昭王有何見解?”皇上好奇問道,餘孽謀反雖然刑罰嚴苛,但是此類的事情卻並不新鮮,趙翊雖然是個仁慈皇帝,但是對於謀逆之類的事件,卻是每一個帝王心裏的底線原則。

“清水巷集會確有其事,那些人確實也是都曾是舊唐的臣子,但是單以此便認定這些人行的是謀逆之罪,隻怕是有失偏頗。”趙凜不卑不亢道。

“嗬嗬,隻怕昭王爺此番是為了袒護老丈人吧?”文太師聽了,他扭頭看了趙凜一眼,悠然輕笑道,那眼神中帶著得意與嘲諷的意味。

不過文太師在朝廷中幾乎都是無所忌憚的,他不僅是開朝的功臣,更是當朝太皇太後的親哥哥,也是皇後的親生父親,朝中的人受了他的直言也都隻好悶著。

可是現在文太師杠上的不是別人,是昭王趙凜,其餘在朝的人也都默默的不敢作聲,他們知道文太師不好惹,自然也都知道趙凜也不好惹。

隻是趙凜專管軍政戰事,對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業也都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幹涉,而今天竟破天荒的為這事開口,大臣們心裏也都難免想的跟文太師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