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岩起義(3)(1 / 3)

另外一個仆人立刻搶前一步,雙手捧上一柄寶劍,說:“這是大爺常用的那柄魚腸劍[11],我們替大爺帶來啦。”李信將刀交給仆人,將劍鞘係在束腰的絲絛上,然後拔出閃著寒光的魚腸劍,說聲“走吧”,就在一大群年輕強悍的仆人、家奴和家丁的簇擁中向前院走去。這時監獄的後院和前院中亂紛紛的到處是人,還有人陸續走進監獄大門,不斷地有聲音問:“李公子在哪裏?出來了麼?”一群百姓擋住了通往前院的路,爭著要看看李信。李侔仗劍在前開路,一邊推開眾人,一邊大聲說:

“鄉親們,多謝大家相助,破了縣城,救出了家兄。請鄉親們讓開路,讓家兄到外邊趕快上馬!”

人們一聽到李侔的說話,明白那被簇擁在中間的就是李信,立刻從四麵八方擁了過來,把李信兄弟和他們的隨從團團圍住,紛紛叫著:“李公子!李公子!”李信早已心中奇怪:這些人並不是紅娘子的人,而全是莊稼人和市井貧民小販打扮,拿的武器形形色色,有棍子,有扁擔,有糞叉,有菜刀和殺豬刀,隻有少數人拿著真正的刀、槍、劍、戟和鋼鞭。現在這些人如此熱情,圍得他水泄不通,不能前進一步,使他深受感動,問李侔:

“這些鄉親們是從哪裏來的?”

李侔回答說:“這都是城裏城外的饑民。他們一聽說紅娘子要破城救你,都暗中串連,裏應外合,所以不用吹灰之力就把城破了。”

擠在近處的人群中有一個人大聲說:“李公子!你為賑濟我們饑民坐牢,被害得好苦。不是你的賑濟,我們早餓死了!”

另一個聲音說:“李公子,造反吧!事到如今,你老[12]不造反也不行啦。”

第三個聲音說:“我們大夥兒既然替紅帥的義軍做了內應,開了城門,又打開班房救出你老,就不打算再做朝廷百姓。我們都要跟著紅帥造反了。你老造反吧,造反吧!不造反,你老在杞縣休想活命。反吧!反吧!直反到北京城去!”

周圍擁擠的百姓越來越多,一片聲地勸他造反。他明白眾人都是出自好心,怕他再落入官府之手,與李侔白送性命。平日李信連做夢也沒有夢到這樣場麵,心中十分激動,滿眶熱淚,兩頰上的肌肉陣陣痙攣,一時不知說什麼好。他雖然明白,目前由於李侔和紅娘子一起破城劫獄,已經使他處於騎虎難下的局麵,非反不可,但是他馬上下不了這個決心。他的父親雖然曾經犯了向魏忠賢稱頌功德的罪,但畢竟是明朝大臣,祖父也做過朝廷官吏,祖母和母親都受過朝廷誥封,他自己又是舉人,不管朝廷如何無道,他的家庭都是“世受國恩”,隻能盡忠朝廷,不能作朝廷叛臣。幾千年頑固統治著士大夫思想的忠孝二字,直到此刻,還在繼續像無形的枷和繩索一樣套在他身上。縱然他可以拋掉祖宗家產,但是他不願做父母和祖宗的不孝逆子,不願做朝廷的“反賊”。他雖然口裏不說出來,實際上在心中沒有放棄一個幻想,想著隻要紅娘子不殺死知縣等朝廷命官,並且在破城之後不傷害百姓,他還可以不走上完全造反的道路,想各種辦法使事情逐漸平息。他懷著又感動又矛盾的心情,環顧周圍百姓,向群眾拱拱手,大聲說:

“各位父老兄弟,李信無德無才,錯蒙大家愛戴,實在慚愧萬分。目今朝廷無道,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到處紛紛起義。我李信無辜受誣,幾乎喪生。承各位相救,才能重見天日。我李信本應徇各位所請,仗劍起義,無須猶豫,但李信世受國恩,非一般庶民百姓可比。上不忍拋棄祖宗墳墓,下不忍連累宗族親友。這是一件大事,請讓我出城休息休息,再作商議。”

群眾中有一個人帶著焦急和不滿的口氣說:“嗨,到底是宦門公子,又是舉人老爺!人家一心想要你的命,你還說‘世受國恩’。眼看會遭到抄家滅門之禍,你還死死地留戀你的祖宗墳墓,想著宗族呀,親戚呀,朋友呀,掛牽這,掛牽那,難割難舍!”

另一個聲音接著說:“還是咱們窮光蛋無牽無掛,說反就反!”

李信向百姓勸說:“目前雖是朝廷無道,可是各位多有父母妻子牽累,也都有祖宗墳墓,造反並非一個好辦法。”

一個嗓門洪亮的人在他的背後說:“大公子!如今百姓們走投無路,隻有起來造反才是辦法!反到究底,就會反出個清平世界!”

另一個聲音從左邊的人群中說:“假如沒有紅娘子造反,二公子接引紅帥前來,城中百姓造反內應,你大公子此刻怎能出獄?豈不要白死在貪官劣紳手中?”

右邊一個半啞的聲音說:“我們不造反是死路一條,隻有造反才有活路。反!反!大爺,你老雖是宦門公子,事到如今,不想反能行麼?”

李信聽在心中,無話可說,在仆人、家奴和家丁的簇擁中出了監獄大門。那裏也有許多百姓在等著看他,但被紅娘子的一百多騎兵阻止在街道一旁,不準他們擁進監獄。一個仆人立刻牽過來一匹李信平日心愛的棗騮戰馬,把鞭子遞到他的手裏。李信先上馬,緊跟著,李侔、仆人、家奴和家丁也都紛紛上馬。他們正要向城外出發,忽見一支隊伍大約有兩三百人,步騎都有,打著燈籠火把,向監獄這邊急急走來,前邊的一個騎馬的農民大漢打著一麵白綢大旗,上邊用朱筆寫成一個鬥大的“李”字。李信大驚,忙向李侔詢問:

“這是哪裏來的人馬?”

李侔也正在驚疑,一個家奴回答說:“稟大爺,這是咱們寨裏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