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3 / 3)

這個跟魚有關的小故事在我們周圍流傳很長一段時間,家喻戶曉。後來還有一件事情,也叫他出了些風頭——

我們這一帶,散落於青山綠水間的一個個小村子,都是加工筐簍的地方,女孩子小小年紀就成了編筐簍的好手,成了搖錢樹、成了寶貝。女孩子多的人家,每天編的筐簍就多,家裏的收入就大,日子就過得舒坦。郭章手裏有三個女兒,都已長大成人——三個女兒就是三棵搖錢樹、三個寶貝,都在家裏編筐簍,家就成了一個小小的竹器廠,每一天能編出多少筐簍、帶給他多少收入?這又是一條致富路!女兒是搖錢樹、是寶貝,所以他不肯輕易放手讓女兒嫁人——大女兒已談妥婆家,他找各種借口延遲婚期,等女兒過了二十五歲才肯放她走出家門。他常對他的女兒說:“一口湯一口飯地喂大,一把屎一把尿地照料大,翅膀剛伸出來,就要飛走,爸媽不就白養你們了嗎?你們要聽話,幫爸媽多幹幾年活……”

連養女兒也要計算一番,難怪他能在短時間裏攢下一點錢——八十年代,他成了村裏首個“萬元戶”,名聲遠揚。有了一點錢,他不讓那點錢閑著,拿出去放“高利貸”,把它們變成會下金蛋的“母雞”——做生意、賣筐簍、收利息,錢真的像水一樣流進自己的口袋裏,一下子他又成了“幾萬元戶”——這幾萬元再放出去,又有了更大的進項,他的名聲加倍大起來。

有錢、有名聲,也算爽直,買賣不短斤缺兩,但為人吝嗇、對女兒近乎變態的要求,村裏人仍然大多看不起他。這種鄙視,激起他更加強烈的自尊心。他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他把贏得一份尊嚴的希望寄托在自己兒子的身上,暗下決心:“一定要培養好兒子,要叫他讀好書、上大學,抱上金飯碗,吃文化飯……誰還敢看不起我?”

他兒子就在我任教的班級上。為了自己兒子的將來,也是為了自己的將來,他三番五次找我,說:“後生子,多出力、多用心,好好待我兒子,幫他提高成績、考上一中!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若要錢用就來借,不算你利息!”

我原本就對他很反感,聽了這些話,更覺得惡心,說:“我不僅要教好你兒子,更要教好全班的孩子;不僅要對你兒子好,對班上所有的都要好。”

埋在心底裏的反感之情那麼強烈,暗地裏默念:“多討厭的黃頭發,多討厭的髒胡須,多討厭的魚腥臭——要錢也不要向你借!”

心裏的話我沒說出來,他聽不到,但我把那些話全寫在臉上,他聽不到卻能看得到。原本是為了向我表示一番好意,哪料到自討沒趣,碰了一鼻子灰,笑容僵住了,一臉尷尬。

“那是……那是……嗯,我想……”

後來,我竟然要到他麵前求他借錢!他倒寬宏大量,不記恨,見到我殷勤客氣:“本錢不夠早說一聲,別人我都借,何況你!做生意誰沒借錢?那個挺好,你家旁邊那個開竹器廠的,村裏那個開醃製廠的,都向我_————向我借的人多著哪!月息兩分半。你要多少?”

“借兩萬吧,利息按你說的算。”

他閉下眼睛沉思著,我等得不耐煩了,才緩緩地說:“兩萬沒有。借你一萬,月息二分——借一千二千就不算利息,可你一借就一萬,多了點,不算點利息你就體味不出錢的寶貴、不懂得珍惜錢,算一點利息是督促你用好這些錢!”

他哪會為別人著想?說這些話隻不過是說好聽話!誰不知道他沉思的過程就是計算的過程?二分利息一萬塊錢月息兩百,一年就兩千多,二三年過去就差不多一萬塊——天啊,賣魚腿走斷了才掙回多少,能不要利息嗎?

我說:“好吧。”

“我那孩子,多看著點。”

他仍不忘用這個機會為他兒子求情,臉上帶著媚笑。

挺好知道我這一次借錢的事,直搖頭說:“咳!你跟他借錢幹什麼?一點意思都沒有,想起來都惡心。”

“怎麼了?”

“怎麼了,說不清,到時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