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從現在就開始克服拖延的惡習,立即去采取行動!
1. 絕不拖延
如果你在工作中也存在同樣的惡習,那麼現在是該你改正的時候了,以下幾個切實可行的技巧會有助於你克服掉自己拖延的惡習。
(1)找出原因。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因拖延而無法完成某項工作?是寡斷、無知、散漫、恐懼、疲倦、無法忍受工作中的乏味與不愉快,還是缺乏必備的條件?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找出拖延某事的原因,區分類別。如能正確地認清問題,則解決方法就會變得相當明確。如原因是信息不足,則可以開始尋找必需的資料。
(2)將目標分解。如果工作目標相當艱巨,則稍稍暫緩,拿出紙來思考,記下完成工作的所需步驟,步驟的幅度愈小愈好,將他們分解為一個一個的易於達成的小目標。這樣一來就能消除心裏的恐懼感與無處下手的困惑,並能在階段性的任務完成後增強你的成就感。
(3)10分鍾計劃。有些工作難以分割成小塊,如想清理積壓如山的公文,大約需要一小時,實在很難將它簡單分割成“即時工作”。這時,可試試10分鍾計劃,和自己作個約定,允諾以10分鍾來做這些工作,時間一到,便可自由地做想做的事,或是繼續5分鍾。不管工作多麼令人厭煩,仍須常常去做10分鍾。10分鍾後,若不想接著幹,則不要幹,約定就是約定。在將工作撇開之前,記下另一個10分鍾工作的時間。
把握住現在的每一刻。從現在開始做起,重要的是做,而不是拖延,隻有在做的過程中。你才會越來越積極。
2. 立即行動
立即行動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做事的態度,是每一個成功者所共有的特質。比爾·蓋茨曾說:“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當‘立刻去做’從潛意識中浮現時,就應立即付諸行動。”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努力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主動地工作。你隻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麵對自己的工作,才會產生自信的心態。這樣,在處理事務時,頭腦才會保持清醒,內心的恐懼和猶豫也才會消散。隻有如此,才能夠有效地找到處理這些事務的最佳方法。
(2)不為自己找借口。“明天”“後天”“將來”之類的詞彙跟“永遠不可能做到”的意義幾乎是等同的。所以,我們要時刻注意清理自己的思想,不要讓消極拖延的情緒影響了我們行動的路線。
(3)不要等到萬事俱備時才開始行動。因為永遠都沒有萬事俱備的時候,這種渴望完美的想法隻不過是一個幻想。
(4)立即開始做手中的工作。如果你在工作中接到新任務,要學會立刻著手工作。這樣,才會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創新,一步步排除困難。如果一味地拖延、思考,隻會在無形中為自己增加更多的問題,這將不利於自己在工作中做出新成績。
(5)堅持到底。做事善始善終才會有結果,如果朝三暮四,不能自始至終地達成一個目標,每一次都半途而廢,是不能出任何成績的。在工作的過程中,即使很普通的計劃,如果能夠有效執行,並且深入發展,都比半途而廢的“完美”計劃要好得多,因為前者會有所收獲,後者隻是前功盡棄。
(6)立即行動不等於魯莽蠻幹。積極行動並不等同於魯莽蠻幹,在采取行動之前,我們必須要作好相應的籌劃,這樣,才會把問題處理得更妥當。如果倉促上陣,魯莽行事,就會把事情搞砸。
在行動之前,一切夢想與計劃都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隻會永遠停留於幻想中。隻有行動,才能為我們的工作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