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一步步行動的結果
著名作家海明威小的時候很愛空想,於是父親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向一位思想家請教:“你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思想家告訴他:“多思多想!”
這人聽了思想家的話,仿佛很有收獲。回家後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一動不動地開始“多思多想”。
一個月後,這人的妻子跑來找思想家:“求您去看看我丈夫吧,他從您這兒回去後,就像中了魔一樣。”思想家跟著到那人家中一看,隻見那人已變得形銷骨立。他掙紮著爬起來問思想家:“我每天除了吃飯,一直在思考,你看我離偉大的思想家還有多遠?”
思想家問:“你整天隻想不做,那你思考了些什麼呢?”
那人道:“想的東西太多,頭腦都快裝不下了。”
“我看你除了腦袋上長滿了頭發,收獲的全是垃圾。”
“垃圾?”
“隻想不做的人隻能生產思想垃圾。”思想家答道。
我們這個世界缺少實幹家,而從來不缺少空想家。那些愛空想的人,總是有滿腹經綸,他們是思想的巨人,卻是行動的矮子。這樣的人,隻會為我們的世界平添混亂,因為他們自己一無所獲,而不會創造任何的價值。
在父親的教導下,海明威後來終其一生也總是喜歡實幹而不是空談,並且在其不朽的作品中,塑造了無數推崇實幹而不尚空談的“硬漢”形象。作為一個成功的作家,海明威有著自己的行動哲學。“沒有行動,我有時感覺十分痛苦,簡直痛不欲生。”海明威說。正因為如此,讀他的作品,人們發現其中的主人公們從來不說“我痛苦”“我失望”之類的話,而隻是說“喝酒去”“釣魚吧”。
海明威之所以能寫出流傳後世的名著,就在於他一生行萬裏路,足跡踏遍了亞、非、歐、美各大洲。他的作品的大部分背景都是他曾經去過的地方。在他實實在在的行動下,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思想是好東西,但要緊的是付諸行動。任何事情本來就是在行動中實現的。
建功立業的秘訣就是“立即行動!”
做個主動的人。要勇於實踐,做個真正在做事的人,不要做個不做事的人。
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去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預期將來一定有困難,一旦發生,就立刻解決。
創意本身不能帶來成功,隻有付諸實施時創意才有價值。
用行動來克服恐懼,同時增強你的自信。怕什麼就去做什麼,你的恐懼自然會立刻消失。你試試看就明白了。
自己推動你的精神,不要坐等精神來推動你去做事。主動一點兒,自然會精神百倍。
時時想到“現在”“明天”“下禮拜”“將來”之類的句子跟“永遠不可能做到”意義相同,要變成“我現在就去做”。
立刻開始工作,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準備工作上,要立刻開始行動才好。
態度要主動積極,做一個改革者。要自告奮勇去改善現狀。要主動承擔義務工作,向大家證明你有成功的能力與雄心。
有了目標,沒有行動,一切都會與原來的目標背道而馳。有了積極的人生態度,沒有立即的行動,一切都極有可能轉向積極的反麵。所以說,行動是一切成功的創造者。知而行,行而知,不斷探索才是人生的真諦。投入生活,快樂地工作,愉快地休閑,你將得到豐厚的回報,善待生命,生命將給你帶來驚喜。
假如你具備了知識、技巧、能力、良好的態度與成功的方法,懂得的比任何人都多,但你還是可能不會成功。因為你還必須要行動,一百個知識不如一個行動。
假如你終於行動了,但還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太慢了。在現代社會,行動慢,等於沒有行動。你隻有快速行動,立刻去做,比你的競爭對手更早一步知道、做到,你才有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