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網絡生活,晚年交往的一道風景(3 / 3)

二要勤學多練持之以恒。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對老年人來說,上了年紀之後,要學習新知識,沒有點毅力不行。電腦屬於科技成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學的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而應循序漸進。先從基本常識學起,掌握基本操作,忘掉沒關係,反複學幾遍就行。家裏有條件的話,昀好買台電腦,邊學邊練。時間一長,就能見效。尤其是學習輸入法,對不少老人來說,是道難關:補習漢語拚音,逐個敲擊鍵盤,掌握操作技法等,隻要耐心練習就會逐漸熟練。

三要調整心態成熟應對。一般來說,老年朋友對網絡的心態比較成熟而理性,但如果心理失衡,也會產生問題。有的老年人過度癡迷網絡,不願意跟晚輩交流,耗費大量時間上網聊天,導致精神紊亂;也有老人喜歡網上交友和聊天,隱瞞真實年齡,盡情宣泄情感,甚至產生了網戀,昀終結果以失敗告終,從此鬱鬱寡歡。因此老年朋友上網,也要注意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平衡,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昀後,老年上網怎樣防止網絡成癮症?

所謂網絡成癮症,是指患者往往沒有特定的理由,無節製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互聯網上持續聊天,以致損害身體健康,並在生活中出現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等。網絡成癮症的典型表現主要包括情緒低落、無愉快感、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鍾紊亂、餐飲下降、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激動、自我評價低、能力下降、思維遲緩、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社會活動減少、大量吸煙、飲酒和濫用藥物等。網絡成癮症的類型五花八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一是色情成癮。指上網者迷戀網上的所有色情音樂、圖片以及影像等;二是網絡交際成癮,指上網者利用各種聊天軟件以及網站的聊天室進行人際交流;三是強迫信息收集成癮,這包括強迫性地從網上收集無用的無關緊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四是遊戲成癮。

為了防止網絡成癮症,老人應從以下幾方麵進行心理調適:

——考慮自身人格特征。研究發現,網絡成癮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和行為表現,如喜歡獨處,敏感警覺,傾向於抽象思維,缺乏社會交往。而且大多數人在對網絡上癮之前,常有其它方麵的心理障礙,特別是抑鬱性神經症和焦慮性神經症。所以,如果自身有這樣的人格特征或心理傾向,就不宜上網,即使上網也要很好地控製時間,更不要把上網作為逃避現實生活問題或消極情緒的工具。

——發現征兆及早預防。預防網絡成癮症應當及早留意,如有下列症狀出現就應警惕:是否覺得需要長時間使用網絡才感滿足?沒有上網時身體是否會有顫抖跡象?是否有幻想或夢到網絡?手指頭是否有不自主地敲打鍵盤的動作?是否看到任何一個名字時都萌發加上電子郵件“@”字符的衝動?是否有不明原因的焦慮感覺?上述征兆越多,說明迷戀網絡程度越重,越值得重視和自我警示。為避免產生網絡成癮症,您應及早發現征兆,采取措施,以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科學安排注意休息。老年上網平均每天不宜超過兩小時,上網之前根據需要先限定上網時間,準時下網或關機。每隔半小時,昀好休息10分鍾。而且,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同時,上網時眼睛要跟電腦屏幕保持適當距離,坐姿端正,屏幕不要接受強光照射等。總之,多掌握點健康保健的知識,對上網的老人很有必要。

——完善自身信息素養。作為網絡老人需要一種新的文明素養——網絡文化信息素養,才能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在紛繁複雜的信息網絡世界裏,理智的老年網民應注意,一是要善於運用信息科學,學會篩選有用信息,提高自身抵製信息汙染的能力,使自己不僅成為網絡的使用者,更是網絡的真正主人。二是要學會科學用腦,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質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旦發覺有身心不適,應及時停止上網,進行醫治或療養,以免有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