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人老”不再“話多”(1 / 2)

說起話來沒完沒了

一位66歲的退休女醫師,在丈夫和女兒的陪同下來到心理谘詢室。

還沒等丈夫和女兒開口,這位退休女醫師便滔滔不絕地述說起來。足足半個小時的講述雖然雜亂無章,斷斷續續,但我還是聽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故事。

退休前,她在市醫院是一個醫術很不錯的外科醫師。不僅工作認真,為人正直,愛打抱不平,而且外貌也好,很受同行們嫉妒。

退休以後,她經常在丈夫和女兒麵前翻來複去地舊事重提,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丈夫和女兒都不願聽那些“陳芝麻爛穀子”,都說她得了心理疾病。她說自己從醫近30年,得病自己還會不知道,分明是專門和她作對。所以,便拉丈夫及女兒一同來看心理醫生,讓心理醫生幫她分析分析,評一評到底誰是誰非。

征得這位退休女醫師的同意,我與她丈夫和女兒分別會話。

她丈夫說,退休前,她確實是一個技術很不錯的外科醫生。但由於性格孤辟,工作30多年,沒交成一個知心朋友,再加上本人有點孤傲,而且多疑,隻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毛病”,常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事鬧意見。領導找她交換意見,她也認為領導對她有偏見,時不時地在技術上出點小難題。時間一久,本來該她做的手術也不用她了。所以,一直到退休以後,對以前事仍然耿耿於懷。

她女兒說,母親退休之後像樣林嫂一樣,一遍一遍地傾訴她的委屈和不平。我們開始還勸慰她,後來真想逃避到什麼地方去躲開母親。不知為什麼,母親的話太多了,越不讓說,越嘮叨個沒完,除了過去在工作上遇到的事,連早點稀飯的濃淡也要指指點點。對我的穿戴從頭評到腳,對我丈夫不常在家也非常不滿,一再嚀囑我要嚴加管束,還讓我追問丈夫每天的行蹤。就是看電視,也不管不顧地充當畫外解說,特別是畫麵上出現醫院或醫務人員工作的鏡頭時,她更是喋喋不休,給我們講述起她過去做過的一例例手術,從麻醉到縫合,就像給實習生上課。有時說得興起,沒完沒了,直到別人嫌煩離開,隻剩下一個人時才不甘心地停口。

不再“人老話多”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人上了歲數,說話往往重複囉唆,喜好憶舊,固執己見。一般來說這並非心理問題,無須接受治療。但是,如果老人整日嘮嘮叨叨,喋喋不休,就屬於心理障礙,應該進行心理治療了。

人老話多的表現特征主要表現為愛多嘴,在家中什麼都看不上眼,都要說幾句。看電視時旁若無人評價電視中的人和事。好指點他人,對小輩生活的事不該管的也要管。常愛提起往事,津津樂道,過分炫耀過去的成績等。

人老話多的成因與心理和生理有著密切的關係。老年人由於精力不足,許多事不能直接參與,正如有學者說的,“這種人際關係的退縮,增加了他對自己的注意力……由於社會的疏遠,即轉入了一個新的平衡狀態,把他的能力完全傾注在自我的內在生活裏,傾注在自己的記憶、幻想以及富有意義的自我形象中。”因此,他們隻好借助話語表白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固執己見,維護自己的尊嚴。再有,老年人自己身體力行的事少了,為排除寂寞,隻好借助於嘮叨。還有,語言重複雜亂,也是思維方式與思維過程異常的表現。津津樂道陳年舊事,炫耀以往成績也是尋求一種心理慰藉,以解脫現實的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