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馳騁職場的方法(2)(3 / 3)

張超對別人說,他在公開的評審會議上一定會把握好一個原則:多稱讚、鼓勵,而少批評。但會議結束之後,他會找來雜誌的編輯人員。私底下告訴他們編輯上的缺點。因此,雖然雜誌有先後名次,但每個人都保住了麵子。也正因為他顧慮到別人的麵子,因此承辦該項業務的人員和雜誌的編輯人員都很尊敬、喜歡他,當然也就每年找他當評審了!他給別人留了麵子,尊重他人,所以一直得到大家的喜歡,試想一下,如果別人尊重你,你會不尊重他嗎?

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人經常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見解獨特,自以為超人的口才,逮到機會就大發宏論,把別人批評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他自己則大呼痛快。其實這種舉動正是在為自己的禍端鋪路,總有一天會吃到苦頭。這對我們而言沒有一點兒好處,所以說,趁早尊重別人,給別人留一點兒麵子,別人也會同樣尊重你的。

可以說故事中的張超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的做法既維護了他人的麵子和尊嚴,也讓他人明白了雜誌的不足和缺點,所以能受到了所有人的喜愛。

尊重是一門學問。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就是將自信、善良和寬厚播種在他人的心田。尊重別人,是一種理解、一種美德、一種瀟灑、一種坦誠。

一個不尊重他人的人,也絕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如一個人對著空曠的大山大聲呼喊,你對它友好,它友好回應。在人們的交往中,自己待人、待事、對工作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和評價。

在職場中。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很重要,這將影響到自己在職場中的心態、地位等。

在一家公司裏曾有個職員如此和一個同事A論述另一個同事B的關係:“你跟人嘻嘻哈哈的,和底下的人混得太熟了。大夥兒都不怕你了。你分派他們做事,有時它們也敢偷懶一下,也不怕你生氣:反正大家都是朋友,你還能把我怎麼樣不成?可B就不一樣了!他話不多,和底下的人也走得不算很近,讓人看起來他做事很認真,對他有一種敬畏感。”

結果同事A很賣力。卻在升職與薪酬方麵比同事B差了一大截。

身為一個中層管理者,切不可急於表現自己的“平易近人”與下屬走得太近,結成朋友,否則這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安排,也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該保持距離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否則這就會是一種“不尊重”,反過來,別人自然也不會“尊重”你了。

在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需要我們學會尊重。當我們回到家時,和父母長輩打聲招呼是一種起碼的尊重;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是對老師辛勤勞動的尊重:在食堂就餐後,把椅子、餐具放好是對食堂師傅的尊重;同宿舍按時睡覺是對同學的尊重:見到雜物撿起來,保持校園環境的幹淨,是對同學勞動成果的尊重;對職位高者不卑躬屈膝是對自己人格尊重;對職位卑者不嗤之以鼻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

在職場中,你是否不踩著別人的肩膀,也能通達成功?許多人興許會嗤之以鼻,認為這一定是某個年輕、傲慢、理想主義者所提出的問題。

事實上,無論是處於職業上升階段,還是已經位於公司高層,如果你都能尊重他人,那麼你完全有可能不踩著別人的肩膀,也能取得成功。在職場中尋找你的良師益友,讓他們幫你走向成功。

不同的人眼中的尊重代表著不同的含義。職場中的你,不要根據別人尊重你幾分來決定你對別人尊重多少,而應注重對他人如何尊重。雖然有人認為這不過是表麵文章,但是你將會發現一旦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尤其是在公司裏。你希望認識公司的每個人,讓他們歡迎你加入他們的團隊。如果真是如此,難道你不應真誠地關心比你不幸的人的幸福?

同樣,如果當前的問題在於升職,那麼記住:有他人在後麵助你一臂之力,你更容易取得成功,而不是非得把他人踩在腳下招致怨恨不可。因為這不僅要消耗你不必要的精力,而且會讓周圍的人拉你後腿。

尊重他人是在職場上取得持久成功的關鍵。尊重你的同事們,他們對你的怨恨或不滿將逐漸變得無意義。與那些反對你的人友好相處能夠帶來最好的情感高潮。向別人伸出橄欖枝表明了你對自身的職業技能很有信心,同時也是有教養的表現。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聰明的、充滿雄心壯誌,不懼怕任何事物,其實他人是能夠看到這一點的,因此沒必要自吹自擂。事實上,你應誇獎任何人身上的閃光點,但記住你的態度一定要誠懇。每個人都是有才華的,他們每人身上至少有優秀的一方麵。如果你強調他們的擅長之處,並鼓勵他們,他們也會看到你的優點,同樣也會鼓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