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人說得好:“隻有不幸的人,沒有不幸的人生!”我們的不幸常常在於我們沒有在不幸中發現並抓住機會,反敗為勝。
美國富豪查爾斯·T·耶基斯一生坎坷。耶基斯生於1837年,一介平民。中學畢業後在費城一家糧食公司當職員,1858年耶基斯開辦了一家股票公司,然後又開了一家銀行,在內戰中大肆斂財,後因操縱市府債券被捕,鋃鐺入獄。有人覺得,耶基斯這下算是完蛋了!但出獄後的耶基斯根本就沒閑著。他投資費城公交係統事業,又發了財。1881年他去了美國戰後的經濟中心芝加哥,先後開辦糧食債券公司和芝加哥煤氣公司,1884到1886年間他又取得了芝加哥北區公交係統的經營特權。這時他已經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企業家之一。
然而,在1896年,意想不到的情況又出現了。芝加哥金融界聯合起來操縱耶基斯公司債券的股票,企圖把他一舉摧垮。這一次耶基斯元氣大傷,終因無力支付經營權的費用而一敗塗地。麵對不幸的再次來襲,他卻平靜了下來。耶基斯晚年的時候,直到1905年病死之前,反而利用這段失敗後的時間,過著一種自得其樂的生活。他在紐約建立了住宅,收藏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品,並在倫敦投資地鐵事業。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人生,就有不同的喜怒哀樂,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美好的,可塑的。而不幸都隻是短暫的,相對的。正如巴爾紮克所說:“不幸是天才的晉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者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
我們應該珍惜磨難,因為他們也是一種財富,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而麵對它們,我們更應該勇敢、堅強、不要退縮。因為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受苦的人因為要克服困難,所以不但不能悲觀,而且要比別人更加積極!
人生就是這樣,快樂自然令人向往,但痛苦與災難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才是真實的人生。人生的每一種經曆都是一筆財富,就看你如何去理解和如何去在實踐之中運用。
霍金,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使人們深受感動的,並不是因為他曾經的苦難,而是他直麵苦難時的堅強、樂觀和勇氣。是的,人生如花開花落、潮漲潮落,有得有失,有苦有樂。如果誰總自以為失去得太多,總受到這個意念折磨,那麼他才是真正不幸的人。
曾有一位女記者采訪霍金時問:“盧伽雷病已將您永遠地固定在輪椅上了,您難道沒有為自己已失去太多而悲傷過嗎?”
隻見霍金麵露微笑,緩緩地用不大靈便的手指,艱難地敲擊著鍵盤,在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而醒目地顯示出了下列幾行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夠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最重要的是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霍金的大部分偉大的科學成就都是在他得了絕症之後取得的。得了這種病的人一般隻能存活2-5年,也有患者存活10年以上的。但霍金卻頑強地活了40多年。雖然如今霍金已經完全癱瘓,失去了語言發聲能力,隻能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音合成器費力地與人交談,連看書都要依靠一種專門翻書頁的機器,但是,他卻造就了一個醫學上和人生上的奇跡。
他認為正是生病給了他深刻思考的機會。當醫生宣判他隻有兩年壽命的時候,他想,反正就是一死,命運的能耐再大,最壞也不過如此。他對命運說:“隨你的便吧。”然後對自己說:“時間隻有兩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義的事,讓生命留下一點輝煌。”霍金患有嚴重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已經在輪椅上艱辛生活了30多年,他坦然麵對了人生的磨難,不斷挑戰自我,在天體物理領域造就了輝煌戰績,被公認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
很多人把失敗歸罪與不幸,霍金卻把成功歸功與它。
高爾基說過:“在自然剝奪了人類用四肢走路的本領時,它就給予他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而霍金無疑為這句話做了最完美的詮釋。對霍金而言,“人生的鬥士、智慧的英雄”這些絕不是什麼溢美之詞,他以瘦弱之軀挑戰生理極限的勇氣以及霍金式的頑皮笑容都向世人證明了:他贏了!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先賢的淳諄教誨,有時讓我們惶恐不安,莫非要成就大事業者都要遭些大磨難,大痛苦才行?或許,造物主就像十二分精明的生意人,吝嗇地給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幾倍於天才的苦難。就像世界文藝史上的三大怪傑,大詩人彌爾頓是瞎子,音樂巨匠貝多芬是聾子,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是啞巴。他們都與霍金同為遭遇不幸的天才,但又都“扼住了命運的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