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選擇,還是放棄(2)(1 / 3)

盡管我們隻是普通人,但如果能學會在不幸中發現幸運,在災難中反思,正視不幸,也能最終走出困境,到達成功彼岸。

運氣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因為我們自己可以影響甚至把握我們的命運,使它向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運轉。挫折和不幸沒有“該不該發生”的道理,人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不幸是一種穩定的常態。一個不幸的結束往往又是另一個不幸的開始。在生命不斷的輪回中,我們能做的唯有做好心理準備,視困難和不幸為成長的契機。英國醫生卡羅琳·S說過:“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人的危險和困難上,相反而要集中在機會上——因為危機中總是存在著機會。”分析解決了當前的問題並由此吸取了經驗教訓,及時轉換思維,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克服困難,走出逆境。

也許不幸過後,你再回頭看看,又會是另外一番心境。蓋棺定論,人生的得失往往是在很久以後才被證明的。在這之前,人們往往把一切不平的遭遇歸為不幸。但是多年後,當他們以成功者的姿態驀然回首時,會不會想到,也許正是當初那些所謂的不幸才帶來了今天成功後的幸福?

幸與不幸,大多數時候隻取決於你麵對它的態度。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人,應該坦然應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不畏艱險,逆流而上。與先前的不幸相比,成功之後的喜悅會更讓你覺得來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

不幸隻會降臨在堅強的人身上,隻有堅強的人才能擔負起不幸所帶來的一切不良後果,否則不幸將不再存在。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如果你正在遭受不幸,那麼你不需抱怨,不需自卑,更不需自棄,因為當不幸降臨在你身上的同時已經對世人宣示了你的堅強和勇氣。我們有理由也應該為遭受不幸而竊喜。因為我們已經擁有足夠的堅強和戰勝一切的勇氣。

態度決定一切。卡夫卡說:“受難”是這個世界和積極因素之間唯一的聯係,當我們用不屈服的人生態度麵對生命中的磨難時,我們才不會在生命的快樂中缺席。

學會幸“災”樂“禍”吧!讓我們以一份積極人生態度共勉,以練就身處順境中的坦然淡泊,以及身處逆境中的從容通達。

長處讓你立足世界

人的一生中,不曉得自己的弱點並不太可怕,可怕的是不曉得自己的長處,因為長處可以讓你在這個世界上立足,弱點隻是影響你立足的穩度。

生活其實是相當公平的。每個人都會麵臨各種挑戰、各種機會,這時你的目光,你的抉擇就是你的命運。

古語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亦有“長”與“短”,人生的訣竅之一就是挖掘自己的潛力、經營自己的長處。人生一如平麵直角坐標係,橫、縱坐標便決定了你的位置。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選擇用自己的短處而不是長處來立業的話,那常常是十分困難的。有可能最後你會成功,但為此你將耗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代價的慘重也許是你不願正視的;也有另一種可能,也是最有可能的是你將為你錯誤的選擇而沉淪於永久的懊悔與失意之中。

不管來自何方的河流,它的源頭都在高處。一生中你無論怎樣東奔西突。最終用來謀生的還是你的長處。

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的最高文憑是中學,因為在哈佛大學他沒有讀完就經營他的電腦公司去了。他是世界上及早發現自己的長處,並果斷地去經營自己長處的人,他成為世界首富不足為奇。一個人職業成功與否。並不完全取決於學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能不能揚長避短,善於經營自己的長處。

長處是人生的一片沃土,成就的種子就埋在它的下麵,如果你在這裏耕耘,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在這個世界上,每個成功者都是抓住了自己的長處,並把它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結果。比爾·蓋茨成為人類的首富;迪斯尼畫出天才的老鼠;追根溯源,無不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

美國國際商業機器總經理之子托馬斯·沃森,小時候是個末流學生,同他聲名顯赫的父親相比,他簡直是個低能兒。在讀公司商業學校時,各科學業全靠一名家教的鼎力相助才勉強過關。後來他開始學飛行,卻意外有種如魚得水的感覺,發現駕駛飛機對他競是那樣得心應手,這使他對自己的信心倍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當上了一名空軍軍官。這段經曆使他意識到自己“有一個富有條理的大腦,能抓住主要東西,並能把它準確地傳達給別人”。沃森最終繼承父業成為公司總經理,使公司迅速跨入了計算機時代,並使年盈利率在15年裏增長了10倍。

美國希爾頓國際飯店集團的創立者、聞名遐邇的企業家唐托德·希爾頓,喜歡給人講述這麼一個故事:一個窮困潦倒的希臘年輕人到雅典一家銀行去應聘一個守衛的工作,由於他除了自己名字之外什麼都不會寫。自然沒有得到那份工作。失望之餘,他借錢渡海去了美國。許多年後,一位希臘大企業家在華爾街的豪華辦公室舉行記者招待會,會上,一位記者提出要他寫一本回憶錄,這位企業家回答:“這不可能,因為我根本不會寫字。”所有在場的記者都甚為吃驚,這位企業家接著說:“萬事有得必有失,如果我會寫字,那麼我今天仍然隻是一個守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