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學會享受工作的樂趣(2)(1 / 3)

這種類型的“心理奴隸”缺乏自我意識,認為自己很渺小,無法真正看清自己。他們經常抱怨“我沒有好機會”“我將會失敗”“周圍的人都在跟我作對”“領導沒有看重我”……其實,思考本身就能左右事情發展,當一個人想要怎樣時,他就真會變成那樣。想要戒煙的人如果告訴自己“我無法戒煙”,那麼他永遠也戒不了煙。“我注定會失敗”式的奴隸需要思想有所轉變、建立自信才行。

3.“為時太晚”的奴隸

這種“心理奴隸”通常認為在某一年齡階段時就應當做某些事情。比如有的認為自己錯過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現在進退維穀、騎虎難下,隻得聽天由命;有的認為自己年齡已經太大了,無法再進大學深造;有的認為自己40歲了,無法想象再婚。

4.“安全感”的奴隸

許多人寧願吃“大鍋飯”也不願改革,這就是典型的“安全感”奴隸。缺乏創新和變革精神是“安全感”奴隸共同的心理特征。其實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人類生存和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奮鬥、不斷消除不安全感的過程。

5.“過去錯誤”的奴隸

心靈被過去的失敗創傷所控製,害怕任何新的嚐試是其主要特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們因失敗而灰心喪氣,不懂得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過去錯誤”的奴隸會損害人的探索能力,讓人裹足不前。

下麵再介紹一些治療“心理奴隸”的處方。

1.如果你在模仿他人之後能感覺到快樂。不妨盡力去模仿,否則,你就應該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理智地麵對別人的另眼相看、批評指責,因為職位越高,被人當做閑談對象的機會也越多,被批評的機會也越多。與敢作敢為、樂於助人、誌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人人都有“難念的經”,都有不少問題要去應對,你如此,別人也如此。

2.經常使用良好的、積極的、建設性的語言暗示自己,就會增強自信心

平時盡量從“為什麼能做到”方麵著想,而不應圍繞“為什麼無法做到”打轉。腦子裏經常想著“我將要成功”“我是一位勝利者”,這會增強必勝的信念,並努力尋找各種“有助於成功”的方法。

3.不要理會年齡的限製,並從生活中尋找鮮活的榜樣

不能苟且偷安,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向著自己的理想努力。

4.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

因為有風險才會有攀登,有困難才會有突破,有壓力才會有奮起,有風浪才會有搏擊。因此要學會麵對種種困難和罕見、未知的事物,讓生命充滿色彩。

5.將失敗看成一種投資,就不覺得是損失了

有人說愛迪生為了造出第一個實用的電燈泡失敗了9999次,但他本人則認為自己發現了9999種無法適用的方法。如果能及時察覺出錯誤,那根本就不能算是錯誤。如果能認真分析失敗並學會如何從中獲益,損失就會轉化為一件好事。

摒除厭職情緒

在每天緊張繁忙的工作中,多數人都有過或多或少的厭職情緒。尤其是那些剛剛走出校門、初入職場的新人。初出校門,習慣了校園自由空間的他們,不能盡快地適應工作的束縛,又或者是由於自命不凡,而四處碰壁。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難免會對現在的工作有些看法,顯得有些灰心喪氣。

還有人形容說:“工作如同一根雞肋,不僅毫無趣味可言,而且絕對挑戰人體疲勞極限……”每天8個小時,緊張、厭倦,又無可奈何,精神處在“被強暴”的狀態,因為理智提醒自己需要生存,所以拿不出勇氣辭職,日複一日,將近崩潰。厭職情緒帶給工作的傷害是巨大的,一個人厭職情緒越嚴重,工作效率就會越低下。

厭職情緒的產生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